2023年8月1日-3日,“2023 中国(山东·临清)食药用菌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中国桑黄产业发展大会”在山东临清召开,贵州大学康冀川教授作了题为《食药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机遇》的报告分享。
“中国的食用菌规模全球最大,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80%,是第五大产值农作物;食用菌的物种资源丰富,近1800种药用菌,占全球70%,540多种食药两用真菌,且每年均发现不少新物种。”
报告中,康冀川教授说到,贵州食药用菌产业具有许多优势,包括发展迅速、政策、气候优势和物种资源丰富等。然而,他也指出了该产业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包括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和基础研究不足,缺乏行业规范以及人才匮乏等。
对于贵州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康冀川教授指出省委省政府对食用菌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食用菌作为贵州省特色高效农业和重点扶贫产业之一,先后被列入“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和“12大特色农业产业“。省、市、县三级成立食用菌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形成党政领导领衔、部门统筹联动、专班协调推进、全省上下合力的高效工作机制。目前各地均制定了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
据调查,贵州已发现的主要食药用菌有22科72属268种,种质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温润而又多样的气候优势为发展高品质大宗食用菌、山地特色珍稀食用菌及周年生产提供了适宜条件;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7%,空气质量优良率超过95%,79条主要河流水质优良率达94.7%,具备了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条件;现有阔叶林菌材林704.1万亩,每年可提供菌材100.9万吨,工农林业副产物等非木质菌材资源丰富;清代张之洞专为本地鸡枞菌著有《鸡枞菌赋》,1972年周恩来总理宴请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竹荪芙蓉汤”、2001年APEC会议盛大晚宴的第一道热菜“松茸竹荪汤”,均是选用来自贵州的红托竹荪,其文化底蕴深厚。这些均是贵州食用菌的产业优势及机遇。同时,康冀川教授说到,贵州食用菌栽培基地的建立、发展模式的完善也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
现阶段贵州省食药用菌产业以“稳规模、提质量、增效益”“强科技、扩队伍、保发展”为目标。但食用菌产量大、精深加工少、产品效益低;我国食药用菌精深加工技术与欧、美、日、韩等相比,起步晚,产品形式单一,技术含量不高。
面对诸此问题,康冀川教授在报告最后提出了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建议:食用菌产业要一产“接二连三”,大力发展食药用菌精深加工技术,从功能食品、保健品、药品、特需食品、化妆品等多个方面丰富产品形式,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完善食药用菌全产业链,促进产业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