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食用菌研究所王延锋团队在Life(IF=3.2; JCR2区)在线发表题为“evaluation of Rice Straw, Corncob, and Soybean Straw as Substrat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Lepista sordida”的研究成果,完成花脸香蘑珍稀品种驯化栽培,较系统的研究了花脸香蘑不同栽培基质对子实体形态、产量、营养成分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花脸香蘑主要分布在我国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四川、云南等地,尽管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了对花脸香蘑的相关报道,但是由于品种的不稳定性或基质及栽培条件的不适应性导致其栽培方面一直未能得到突破,距离商业化生产差距很大。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从2018年开始对花脸香蘑开展驯化研究工作,先后以野生资源为试验材料,以黑木耳菌渣和农作物秸秆为栽培原料开展花脸香蘑的栽培工作,取得良好的试验效果。
该研究发现玉米秸秆和大豆秸秆均可作为花脸香蘑栽培的良好基质,产出的花脸香蘑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的特点,在大豆秸秆基质上其粗蛋白含量达到57.38 ± 0.08 g 100g-1(干物质),是该品种现有文献报道以来的最高值。该研究为花脸香蘑的栽培推广及产业化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盛春鸽为该论文第一作者,王延锋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CARS-20)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