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外寒风凛冽,棚内热闹非凡。“我们从早上7点开始采摘,下午5点结束,2个棚,差不多能有3万多斤金针菇,一天下来,采摘工人大概能收入100元。”走进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郑集镇锋利金针菇生产基地,工人冯雪云一边帮着采收金针菇,一边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郑集镇锋利金针菇生产基地位于张湾村西,2016年由退伍军人杜文锋创办,33000平方米的食用菌栽培大棚,主要种植黄金针菇、羊肚菌、黑木耳等,基地目前共有19个金针菇大棚,4个羊肚菌大棚,年产黄金针菇80万斤。“第一茬金针菇已于去年12月底采摘完毕,共出金针菇大约27万斤,外地走车15万斤。因为价格不合适,剩下的12万斤进行了深加工储存,等价格合适的时候再出售。”杜文锋介绍着今年金针菇的收获情况。
杜文锋种植食用菌已近10年,前几年主要以金针菇为主,但随着市场逐渐饱和,种植成本也居高不下,现在效益已大不如前几年了。为寻找新的方向,杜文锋经常外出学习,去年从丰县学习羊肚菌技术归来进行试种。第一年,因为通风技术没有把握好,一个棚几乎绝收,另一个棚却大获成功,收入了4万多元,这坚定了他发展羊肚菌的信心。
跟随杜文锋来到羊肚菌种植大棚,揭开黑色的塑料薄膜,下面像铺了一层白霜。“这就是羊肚菌的菌株,1月初开始种植,等到4月份可以收获,当室外温度达到恒温10度左右,喷一遍水,掀掉塑料膜,20多天的时间,羊肚菌就能长大、收获。”杜文锋说。
去年杜文锋搞了2亩羊肚菌试验田,批发价50元每斤,抛掉成本,有4万多元的收入!今年他扩种了8亩,按照亩产800斤计算,亩效益已经相当可观了。
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羊肚菌的市场价高,但管理起来不是一件容易事。羊肚菌很“娇贵”,对温度、湿度、土壤水分、光照都要求很高。
“我现在已经基本掌握了羊肚菌的种植技术,如果今年这一茬全部成功的话,明年我打算把所有大棚都改种羊肚菌,一个羊肚菌大棚能抵得上5个金针菇大棚的产出。”聊到羊肚菌种植,杜文锋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