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吃菌“防毒”指南了解一下→


    【发布日期】:2024-02-11  【来源】:央视新闻
    【核心提示】:吃菌“防毒”指南了解一下→

    哪些野生菌可食用?野生菌又称蘑菇、蕈,是一类大型真菌,按照能否食用,可分为食用菌和有毒菌。目前,全球已知野生食用菌有2500余种,我国已知约有1000种。云南省有近900种,约占世界食用菌物种的36%,占全国的90%。一些常见食用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可采取适宜的烹饪方式适量食用

    牛肝菌。富含菌菇多糖、含硫化合物等挥发性风味物质和呈鲜味氨基酸、核苷酸等非挥发性风味物质,因而具有独特的风味。适合炒、炸和煮等方式烹调,也可制成干品。

    干巴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1等维生素和钙等营养成分。适合炒食,如青椒干巴菌。

    鸡枞菌。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钙、磷等物质。无论炒、炸、煎、烩、烤、焖,清蒸或做汤,其味都很鲜,为菌中之冠。

    松茸。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钙、磷等营养成分。吃法有很多种,适合炒、煎、烩和炖汤等。

    如何辨别毒蘑菇?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云南省真菌多样性与绿色发展重点实验室联合对云南常见毒菌挂图进行了更新,包含24种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

    对于一些民间流传的毒蘑菇鉴别方法,如鲜艳有毒反之无毒,银针试毒等,都没有科学依据,不可轻信。

    健康吃菌,请注意这几点:

    不采摘、不购买、不加工、不食用不认识的菌类,这些有可能是有毒野生菌。

    太幼小的野生菌和霉变的野生菌不要吃。野生菌太小难以识别,霉变的野生菌有其他毒素也可引起中毒。

    最好不要吃杂菌。如果同时误食几种毒菌,对身体危害更大,医疗救治也更困难。

    食用时一定要煮熟、炒透。有些菌种的毒素经高温加热后可被破坏,但有些剧毒菌种高温依然不能破坏其毒素。

    吃野生菌最好不饮酒。酒精可以促进毒素吸收,也可能与毒素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毒素,从而加重中毒症状。

    野生菌中毒后如何自救?

    催吐。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可用手指按压中毒者舌根引起呕吐,反复多次催吐,让中毒者尽量把胃内食物吐出来,减少毒素的吸收。

    立即就医。凡是在吃过野生菌10分钟后至72小时内有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或其他不适者,都应立即就医。最好携带剩余野生菌样品,以备鉴定野生菌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关键词: 吃菌 “防毒”指南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