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湖南靖州打造国家级茯苓产业集群


    【发布日期】:2024-01-30  【来源】:红网
    【核心提示】:“十方九苓,七出靖州。”近日,省人大代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黄忆钢接受采访时说,“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特色主导产业。”对此,今年她带来了一份《关于请求支持湖南靖州把茯苓产业集群打造成国家产业集群的建议》。

    “十方九苓,七出靖州。”近日,湖南省人大代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黄忆钢接受采访时说,“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特色主导产业。”对此,今年她带来了一份《关于请求支持湖南靖州把茯苓产业集群打造成国家产业集群的建议》。


    省人大代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黄忆钢。

    “土疙瘩”如何变成“金疙瘩”?黄忆钢回忆,从深山走出国门,让制药业在深山扎根,靖州茯苓这味“良方”发挥出了大效用,持续为县域经济强筋活络。

    经过多年发展,靖州年集散茯苓8万吨,约占全国的70%,出口(含转出口)量占全国茯苓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二。

    黄忆钢介绍,靖州县与茯苓相关的头衔很多,如“中国茯苓之乡”,国家茯苓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及其示范区,国家出口茯苓质量安全示范区,同时也是茯苓菌丝种植发源地,茯苓袋料栽培首创地,茯苓太空育种先行地,全国最大的茯苓加工、贸易集散中心……

    她坦言,“荣誉背后,离不开历届县委、县政府久久为功抓茯苓产业发展,不折腾、不懈怠,一张蓝图干到底,因时因地推动茯苓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靖州县以茯苓为主的中医药产值超过70亿元,其中茯苓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63亿元以上,2023年8月靖州茯苓产业集群获评“湖南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对象”。

    更可贵的是,茯苓产业是可以持续的富民产业。

    从1958年开始人工栽培茯苓,1974年开始培育出“湘靖578”茯苓菌种,奠定了茯苓在全国的地位。

    “我们县有五分之一左右的人口从事茯苓产业,对全县增收、群众增收起到极大的带动作用。”令黄忆钢触动的是,县里上至80多岁的老人还在坚持做。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在靖州成为现实。

    迄今50年,茯苓产业已成为靖州及其影响全国17个省部分群众增收的重要产业,从事茯苓全产业链的家庭都属于当地的富裕家庭。

    如今,黄忆钢关注的,一是菌种的研发和选育,二是加快以茯苓为主的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更加造福百姓。

    “以靖州茯苓为主的怀化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已成为怀化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对此,黄忆钢建议,省政府从政策、科技、资金上支持靖州茯苓产业集群培育升级,并支持申报为国家级产业集群。

    在她看来,靖州以茯苓为主的中药材大健康产业前景广阔、势头强劲、潜力巨大。

    近年来,靖州紧扣打造新时代农业产业化“靖州现象”的契机,抢抓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和怀化国际陆港建设机遇,统筹推进“一园一平台两基地三区五中心”和“九大体系”建设,促进了茯苓(中药材)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2023年,靖州交出了一份扎实的“成绩单”,比如成功举办2023第三届全国茯苓大会,“靖州茯苓”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全国著名医药民营企业修正药业于2023年6月进驻靖州生产、销售,为靖州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2024年,黄忆钢最盼望的是什么?“靖州茯苓产业产值突破百亿。”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