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中国香菇之乡:遵化市小蘑菇做成大产业


    【发布日期】:2009-09-11  【来源】:中国食品科技网
    【核心提示】:  从1993年以来,遵化市充分发挥林木、秸杆资源丰富的优势,坚持把食用菌作为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

     从1993年以来,遵化市充分发挥林木、秸杆资源丰富的优势,坚持把食用菌作为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色主导产业来抓,通过采取“抓示范,定标准;建基地,搞加工”综合配套措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真正形成了以品种示范、规模基地到产品加工完整的产业化发展链条,食用菌产业成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目前,全市有16个乡镇5000多户、6万多人从事食用菌生产经营,建设温室菌棚5000多个,生产规模达到1.1亿棒,年产鲜菇12万吨,遵化市已成为我国北方规模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2008年,被国家食用菌协会确定为“中国香菇之乡”。

      一、食用菌生产发展历程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为改变种植业效益低、农业增产不增收状况,市委、市政府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决定充分发挥林木、秸杆资源丰富的优势,把以转化废弃林木、秸杆为主要对象的食用菌生产作为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和突破口,加快培育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1994年至2003年为缓慢发展阶段。从1994年开始,遵化市由浙江、福建等地高起点引进香菇生产栽培技术和人才,尝试发展香菇生产。1995年,香菇产品一上市即以其优良的品质,成为市场上的畅销品并倍受日本客户青睐。农户栽培香菇每棒获纯利3.5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很快在全市大面积推广。1996年,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多数乡镇建起菌棒加工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省委、省政府农业产业化现场会把遵化香菇产业作为“百龙”之一向全省推广。从1997年开始,制定实施了河北省食用菌地方标准,以标准规范农民的生产行为,在平安城镇平一村和东新庄镇王各庄村的带动下,逐步形成了以平安城、东新庄为主体的规模化生产格局,2003年达到1500万棒,总产量达到1.5万吨。2002年被省政府命名为“河北省食用菌之乡”。

      第二阶段,从2004年到2005年为快速发展阶段。建起食用菌温室大棚2500个,占地面积5000亩,生产规模6500万棒,主栽品种为香菇、白灵菇、茶树菇及双孢菇、平菇、木耳等。其中香菇4900万棒,白灵菇1300万棒,茶树菇150万棒。此外,还有部分平菇、姬菇、木耳、双孢菇、天麻等。全市有100个村、4000多农户、1万多人从事食用菌生产经营,涌现出千万棒以上的特色乡镇3个,百万棒以上的专业村30多个,其中平安城镇达到6500多万棒,平一村700万棒,东新庄镇3000万棒,王各庄村1500多万棒。年产各类鲜菇12万多吨,年创综合产值超过5亿元,农户仅食用菌的直接收入就达到3亿元,走出了一条“依托资源,坚持标准,壮大菌业,增效富民”的食用菌产业发展之路,食用菌生产成为我市农业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