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桥区邢集镇天目山优质食用菌经过20年的发展壮大,目前已成为邢集镇的富民产业、支柱产业和最大的农业特色产业。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天目山优质食用菌特色产业,该镇以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以天目山优质食用菌为龙头,引领该镇特色产业发展。
该镇林业面积近8万亩,是平桥区林业面积最大的乡镇。丰富的林业资源为发展优质食用菌提供了持续的原料供给。目前,全镇已发展食用菌种植户近520家,最小的种植户种植木耳2000棒、香菇1000袋。2008年,罗楼村全村种植黑木耳100万棒、香菇50万袋,仅此一项,全村人均纯收入近5000元,占农业总收入的60%。2009年,该镇拟发展黑木耳650万棒、袋料香菇100万袋。
随着食用菌产业规模的扩大,对生产、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食用菌栽培生产过程中,该镇涌现了大量的土专家。原邢集镇响水河水库管理员蔡玉林,1990年辞去公职到湖北草店学习香菇、木耳的种植,1996年回到家乡后开始发展菌种生产和木耳种植。在他的带动下,全镇已聚集了一大批食用菌生产高手。几年来,全镇共引进外地人才121人次,到外地参加培训93人次。通过人才的聚集和培养,为该镇食用菌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充分利用好资源的同时,该镇注意保护资源,实现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实施造用结合,保持林业资源的动态平衡,严格施行造林与用林挂钩,严格落实新增林木保有量审批用林指标。二是加快利用替代资源,强制性推广资源利用率高的栽培技术,强力推动食用菌产业由单一的木本资源向草本资源转换,品种由木腐品种向草腐品种(花生壳、玉米秆等)转型,以此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通过天目山优质食用菌的带动和助推,邢集镇各类特色产业的发展蒸蒸日上。目前,该镇种植玉米15500亩;发展养猪专业户320户,生猪年出栏41600头,年产值7000万元;种植地膜花生2.6万亩,年产值1729万元;发展养鱼专业户210户,年创产值48万元;发展养牛专业户27户,年创产值51万元;养羊42户,年创产值3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