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康县:“菌”衡发展 小群体创出产业大规模


    【发布日期】:2024-07-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李金
    【核心提示】:本文介绍了中国陇南市康县两河镇中营村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文章通过村民吴东兴的金木耳种植大棚和邱敏的香菇产业种植基地两个案例,展示了当地如何通过技术培训、合作社模式、产销对接等措施,推动食用菌产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文章强调了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当地富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绿浪如海,青山如画。盛夏7月,陇南市康县两河镇中营村,田野绿意盎然,村庄错落有致、村道宽阔平坦,一座座食用菌种植大棚隐现于青山绿水间,目之所及,皆是产业蓬勃发展的有力印证。

    走进村民吴东兴家里的金木耳种植大棚内,一团团、一簇簇形似黄菊花的“金耳”长势喜人,金灿灿鲜亮亮地绽放在青冈木上,吴东兴正忙碌地穿梭在菌棒之间,熟练地采割成熟的金耳。

    “今年效益很不错,镇上专门组织了技术培训,我们现在种植金耳和香菇的技术越来越规范,越来越成熟了,出菇量比以前好多了,”吴东兴介绍说。“像我们家庭农场今年一共种植了金耳和椴木香菇300余架,预计产值将在20余万元左右。”

    两河,生态环境优越,生物资源种类繁多,自古以来就有种植食用菌的传统和历史,但单打独斗的种植模式一直制约着食用菌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今年以来,两河镇立足实际,将过去小而散的小作坊“户自为战”生产加工模式升级为“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村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农户”产业联合体,通过探索“小群体、大规模”发展模式,全力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

    “‘小群体,大规模’简单来说就是分户种植,联合管理。我们引导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并组建联合社加强当地食用菌种植合作社之间联系,让社员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合作社提供菌种、技术指导,并与龙头企业对接,签订预销售订单,实现产销对接,帮助种植户降低风险、提高收益。同时通过创办家庭农场,举办技术培训班,建立科技示范基地等方式,提高农户种植技能和水平,不断扩大食用菌生产种植规模。”两河镇人大主席肖飞介绍说。

    在邱敏家的香菇产业种植基地,500架菇棒整齐排列,邱敏正仔细地查看菌种生长情况并进行相应的管护,基地内空气中满是菌丝的味道,一排排菌棒也是新生活的致富希望。

    “我们今年增加了500架青岗木香菇,目前正处于养菌阶段,估计9月开始少量出菇,明年开始大量出菇,预计3到5年内产值能达140万元左右。”邱敏说。

    邱敏是两河镇街道村产业发展大户,他长期从事食用菌种植,今年以来,在当地政府统一的牵线搭桥下,不仅有稳定的合作社向他供应优质菌种、提供技术服务,同时还有订单式回收产品,为他解决了购种难、销售难的后顾之忧。

    “虽然今年扩大了规模,但我们现在完全不愁销路,我们已经与3家公司签订了产销协议,”邱敏说。“对于未来的发展我也非常有信心。”

    小菌菇渐成大产业。如今,以青岗木香菇、木耳、金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两河镇富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目前,全镇共有各类食用菌大棚900余座,规模化种植食用菌10余种,食用菌预计收入达1800万元。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