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徽县:小木耳撑起致富“大产业”


    【发布日期】:2024-07-17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作者】:白杨 通讯员 高琼 肖文
    【核心提示】:本文介绍了中国徽县榆树乡如何通过发展地栽木耳产业来盘活低效闲置土地,实现集体经济的壮大和群众的增收致富。文章详细描述了地栽木耳的种植过程、村民的参与情况、产业的经济效益以及榆树乡党委、政府如何通过特色产业集群的打造,将黑木耳产业培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

    仲夏时节,走进徽县榆树乡,沿路田间里一排排整齐排列的黑木耳菌棒应时“绽放”,迎来第三茬采收。村民抢抓晴好天气穿梭在菌棒行列间,有条不紊地完成采摘、搬运等各个工序。

    榆树乡位于徽县北部,距县城40公里,面积270平方公里,耕地18914亩,以优质苗木、食用菌、订单蔬菜种植,中蜂、畜禽养殖,劳务输转、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如何结合产业发展盘活低效闲置土地,实现集体经济壮大和群众增收致富,是榆树乡党委、政府一直以来思考的重点。

    今年以来,榆树乡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紧抓产业项目机遇,在地栽木耳试验种植取得初步成功后,结合庭院经济,由各村党支部带头发展地栽木耳产业,吸引群众以劳动力、土地、资金入股,利用房前屋后、小菜园发展地栽木耳,形成特色庭院经济发展之路,全乡地栽木耳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我们试验种植了一万袋地栽木耳,前三茬采摘了一千多斤,收入比较可观。”高峰村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孙彦军告诉记者,后续还要采摘三到四茬,从当下种植情况来看,试种很成功,木耳在销售上也没有后顾之忧,能零售的就零售出去,零售不出去的就批发给收购商,计划明年继续扩大规模,带动高峰村周边农户共同发展地栽木耳产业。

    在杨河村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的木耳种植大棚里,刚刚给悬挂着的菌袋浇完水的村民杨彩花,又忙着整理菌袋,采摘木耳。她说,“村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做起了木耳种植产业,我们也能在家门口务工了,一天80元钱。”

    “在原有的产业基础上,我们持续壮大产业规模、拓宽销售渠道、提升“造血”功能,将村民闲置土地合理优化,按照‘一村一业’产业发展思路,聚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逐渐将黑木耳产业发展成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谈起黑木耳种植前景,榆树乡党委书记马红丽信心满满。

    截至目前,全乡种植地栽木耳11万棒,预计产量13000斤,产值45.5万元;椴木木耳200架,预计产量2000斤,产值约9万元,各村提供就业岗位约150个,人均月收入超2500元,极大地增加了群众的收入。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