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漳县:借绿生金富农家


    【发布日期】:2024-09-05  【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杨唯伟 通讯员 蔡峰 常森浩
    【核心提示】:本文介绍了漳县如何通过发展淫羊藿种植和林下经济,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淫羊藿作为一种具有高药用和经济价值的中药材,在漳县得到了广泛种植,不仅人工驯化种植,还在林下种植,形成了特色产业。漳县还注重品牌建设和产品研发,注册了商标并推出了相关产品。此外,漳县还发展了林下种植松树菌等菌类作物,以及野菜种植,这些产业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漳县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通过绿化和植被恢复,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覆盖率,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近日,走进漳县殪虎桥镇淫羊藿种植基地里,一簇簇淫羊藿叶绿枝茂、长势良好。淫羊藿又叫仙灵脾,是临床常用中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淫羊藿因采摘期短,采摘时需要大量的人力,吸纳了当地不少群众务工。林下种植淫羊藿,比驯化种植成本要低,品质更好,不愁销路。”漳县林投公司董事长马小斌介绍。

    近年来,漳县深入挖掘淫羊藿资源优势,拓宽产业途径、延伸产业链条、建强生产基地,累计投入资金1240万余元,人工驯化种植淫羊藿2100亩、林下种植8000多亩,并建成漳县淫羊藿产业研发推广中心。同时,加大品牌建设,成功注册了“武仙灵”“YIZHANG”(益漳)两个商标并申请了版权保护,研发上市淫羊藿超细粉胶囊、保健酒等产品2种。

    漳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围绕“林”字做文章,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探索林菌、林药、林菜、林果等多种林下种植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新型林下经济产业化发展道路,实现了森林有增长、群众有增收。

    连日来,在漳县贵清山镇葱茏的山林间,松树菌陆续破土而出,山林间到处都是忙碌采摘的群众。贵清山镇天然植被好,培育松树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松树菌品质佳、色泽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最近几天,我每天都能采到二三十斤,按照每斤25元左右的价格,可以收入五六百元。”刚卖完松树菌的村民王春梅满脸笑容。

    漳县林地区域温度较低、湿度较高,特别适合菌类植物的生长,已发现的野生羊肚菌、山野菇等菌类作物能够与林木生长相互贴合,极具经济效益。目前,漳县年销售各类鲜菌50吨、干菌2吨,产值达到200万元,林区野生菌类作物,已成为群众稳定增收的重要渠道。

    如今,各类野菜已成为漳县农家乐的招牌名菜。“和普通种植的蔬菜相比,这些大山里纯天然绿色食品味道更特别、口感更好,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漳县新寺镇青瓦寺村村民杨兴巧是村里最早依靠旅游发展致富的村民之一。她利用贵清山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种植香椿,采摘荠菜、五爪子等野菜,每年旅游旺季,依靠山野菜就能增收2万多元。

    漳县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立足自然禀赋,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探索出一条集资源开发和生态采摘为一体的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路子。目前,全县野菜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万元。

    近年来,漳县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累计完成面山绿化6.5万亩、通道绿化1300公里,完成投资2.7亿元,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8.28%,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达到78.33%。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