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甘肃合水县食用菌产业成为村集体增收“新引擎”


    【发布日期】:2024-09-05  【来源】:掌中庆阳  【作者】:作者:李茜茜 郭晋健
    【核心提示】:合水县通过实施“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将食用菌产业作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手段。通过有效利用各村的闲置土地和钢架大棚,鼓励群众集体种植黑木耳,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的双重增长。老城镇牧家沟村的设施瓜菜生产基地正在积极推广“菌菜轮作”模式,通过资源共享和集体发展,提高大棚使用效率,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太白镇太白村则利用当地水资源丰富的优势,流转土地100亩,建立了百亩玉米套种黑木耳基地,通过村部联建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还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今年以来,合水县依托“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把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力抓手,积极盘活利用各村闲置土地及钢架大棚,组织群众抱团种植黑木耳,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和群众双增收。

    连日来,在合水县老城镇牧家沟村的设施瓜菜生产基地里,群众抢抓农时,摆放菌棒。

    今年,老城镇立足川区资源优势,积极推广“菌菜轮作”模式,利用牧家沟村重茬轮作的33座钢架大棚推广种植黑木耳,并探索实行资源共享、抱团发展模式,由8个村分别承包种植黑木耳,切实提高大棚利用效率,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为解决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足的问题,我们打破村域限制,利用牧家沟村的闲置空地,承包4座大棚种植黑木耳,预计可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老城镇东关村村委会副主任刘海丽说。

    眼下,太白镇太白村百亩玉米套种黑木耳基地的黑木耳进入了采摘期,村干部和群众忙着采摘、晾晒新鲜黑木耳。

    太白镇立足实际,创新思路,充分利用水资源丰富的优势,流转土地100亩,采取村部联建的方式,依托中省财政衔接资金在太白村打造了百亩玉米套种黑木耳基地,在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我们村种植的黑木耳预计可采摘3万斤,收益可达60万元。黑木耳采摘结束后,就可以收割玉米,玉米套种木耳模式实现了‘一地双收’。”太白村党支部书记王生明说。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