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泾源刨开林下地撑起菌菇致富伞


    【发布日期】:2024-09-09  【来源】:金台资讯  【作者】:记者 师越)
    【核心提示】:文章报道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黄花乡胜利村发展林下经济,特别是菌菇种植的情况。泾源县利用林下资源优势,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动了六盘山菌菇的繁育和林下菌菇种植。胜利村通过整合资金建立了菌菇产业种植示范基地,改造了冷库设施,并建立了集种植、收购、运输、存储、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菌菇产业链。此外,还提到了庙湾村的菌菇基地和香水镇米岗村的林下菌菇种植基地,这些基地不仅提高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还带动了村民增收。

    9月5日,泾源县黄花乡胜利村,工人们忙着分拣新鲜采摘的香菇。大花菇、中花菇、大白菇、中白菇……一筐筐分拣好的香菇被整齐码在冷库内,准备运往区内外市场。今年,泾源县充分发挥林下资源优势,积极构建林下经济特色产业体系,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加速推进六盘山菌菇的驯化繁育,大力发展林下菌菇种植,形成了林下种(养)殖生产经营新模式。

    “我们村整合利用20万元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建成了特色林下菌菇产业种植示范基地,探索试种了香菇、猴头菇、木耳、扇贝菇、灵芝、榆黄菇等食用菌,还把闲置已久的空校舍改建成可储存约10吨蘑菇的冷库。”胜利村村委会副主任马宁宁说。7月底,村集体又新建了一间容量为20吨的冷库,目前已形成集种植、收购、运输、存储、加工、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菌菇产业链。

    2023年,胜利村利用和改造闲置牛棚、庭院、大棚以及退耕还林地,建立菌菇设施栽培和林下栽培示范基地,开始大规模种植菌菇。目前,村里已经建成了30座大棚,并培育了50多万支菌棒。同时,该村利用菌菇示范基地建立“田间学校”,邀请技术人员向种植户普及菌菇种植知识,解决群众的种植难题。

    在黄花乡庙湾村,60多亩菌菇基地“隐藏”在树荫下,成排的菌菇支架上摆满了菌棒。“我们在树林下种植菌菇,既提高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也能带动村民增收。”庙湾村村委会主任马炳峰介绍。今年,全村共种植了28万菌菇棒,其中10万棒用于林下种植。预计能为村集体带来20余万元的收入。

    菌菇喜欢在低温、阴暗、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对于湿度的要求比较严格。泾源县森林覆盖率37.4%,境内海拔在1608米至2942米,年均径流量2.4亿立方米,年均降水量658.5毫米,与食用菌生长习性契合,可生长各类广温性、低温性食用菌,生产的食用菌与南方产地相比具有肉质肥厚、干物质高、营养价值高的特点,在夏季高温时节开展错季生产,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能给当地带来收益。

    香水镇将生态保护和乡村农旅融合,在挖掘米岗山文化、生态、气候、环境等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围绕“田园风光+休闲旅游”“菌药基地+采摘体验”定位,大力发展林下菌菇产业。9月5日,在米岗村的林下菌菇种植基地,菌棒错落有致,香菇长势喜人。“每根菌菇棒可产出约0.9千克的蘑菇,按市场均价每千克10元计算,每棒的纯收入约为3.4元。”泾源县香水镇米岗村党支部书记鄢生君说。

    目前,泾源县培育设施菌菇栽培基地10处、林下菌菇种植基地7个、菌菇产业骨干企业5家,菌菇种植规模近800万棒。并成功注册“六盘甄选”特色菌菇产品品牌,牛肉、蜂蜜、菌菇等“泾”字号农特产品远销长三角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地。(记者 师越)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