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宕昌:羌寨云耳绽放“致富花”


    【发布日期】:2024-09-19  【来源】:中国甘肃网
    【核心提示】:文章描述了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阿坞镇西迭村食用菌产业园的繁荣景象,重点介绍了黑木耳和白木耳的种植、采收和销售情况。村民们在产业园内忙碌地采摘木耳,并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打造了“羌寨云耳”品牌。文章还提到了产业园如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

    走进宕昌县阿坞镇西迭村食用菌产业园大棚内,只见一串串悬挂着的菌棒上,一朵朵肥嫩的黑、白木耳竞相绽放、长势喜人,村民正在忙着采收、分拣、装箱、搬运。

    “大家采摘木耳的时候要采大留小,注意不要将幼芽带下来。”在镇人大主席安芸的指导下,村民们穿梭于菌棒之间,她们身手敏捷,采摘、搬运、晾晒木耳,动作一气呵成,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木耳的种植、采收、晾干等过程都由当地村民完成,该村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有效推动了农村闲散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群众不出村也能鼓起“钱袋子”。

    “在家门口的食用菌产业园务工,既能照顾老人、孙子,还能挣钱补贴家用,每年有20000多元的收入,我很满足!”阿坞镇村民杨文俊笑着说。

    让阿坞木耳品牌更响亮。“质量是打造羌寨云耳品牌的第一要素。”多年的种植经验,让园区负责人奂斌对食用菌产业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今年,食用菌种植基地示范推广高光效阳光树形、精细化菌棒管理、智能化节水喷灌等先进技术,持续提高木耳质量,实施食用菌产业园巩固提升项目,维修加固食用菌种植大棚40座,更换大棚膜23200平方米,遮阳网23000平方米,卷膜器80个,更换卷膜杆200米。培育试种稀有品种羊肚菌、白玉木耳获得成功,打响了“羌寨云耳”品牌,实现了丰产稳产富民。

    “今年我们的木耳种植基地试种面积11亩,投放菌捧40万个,一年可以收一季,一季能采4到5茬,每亩能产干木耳3600多斤,按照现在的市场价,一斤卖40至50元,特别是白木耳一斤能卖到80元。”安芸介绍道,“明年我们计划扩大白木耳、羊肚菌种植规模,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让更多的脱贫户、监测户加入其中,让食用菌种植成为农户新的增收渠道。”

    电商营销,打造品牌。近年来,阿坞镇立足本地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农业合作社牵头,盘活农村劳动力与闲置土地资源,努力推动设施农业、订单农业发展。充分利用原有“羌寨云耳”市场认可度,做好木耳生产、分级包装、产品加工,废弃菌棒循环利用等产业链条发展,实现村级集体创收、经营主体盈利、持续带动产业升级、群众增收。

    乡村振兴依靠产业,盘活资产“抱团发展”。阿坞镇党委书记符岳存介绍:我镇按照党建引领帮扶产业“四个一批”发展思路,不断探索村集体与其他经营主体合作的富民强村的特色农产品种植新模式,解决食用菌产业在土地流转、技术、管理、政策方面的难题。引进江斌中药材合作社与村集体共同经营管理产业园,全面盘活闲置资源,今年已投放木耳菌棒40万棒,年产量达16吨,实现年产值128万元;提供稳定就业岗位10个,季节性务工岗位40多个,人均创劳务收入6000元以上,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30000元。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