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毕节纳雍:菌药轮作 林地“生金”


    【发布日期】:2024-09-25
    【核心提示】:文章介绍了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化作林场在红托竹荪采收期的繁忙景象,以及当地如何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文章详细描述了红托竹荪的采收、销售、产业链构建以及带动就业和增收的情况,展示了化作林场林下经济产业园的成功模式。

    七到八月,正值红托竹荪采收期。毕节市纳雍县化作林场内,一簇簇红托竹荪“破壳”而出,空气中满是竹荪特有的清香。遮天蔽日的杉树林里,数十位村民正忙着采摘。

    “经过真空包装和冷链运输,这批竹荪第二天便会出现在云南、四川等地消费者的餐桌上。”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杨卫表示,基地共有红托竹荪1000亩,每亩可产鲜品300公斤左右,亩产值2.4万元。

    化作林场始建于1958年,总面积9.2万亩,其中林地面积8.8万亩。所辖林区覆盖化作、寨乐等7个乡镇,森林蓄积量18.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5.6%,是林下产业的天然“孵化地”。

    2021年,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思路,化作林场林下经济产业园成功申报省级林下经济示范点——由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邦兴尚农业生物有限公司分别领衔食用菌和中药材示范种植,通过“林菌+林药”轮作建设绿色产业基地。

    “红托竹荪是贵州特色食用菌,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和经济价值。”杨卫告诉记者,红托竹荪采收后,再种植黄精、重楼等中药材,不仅实现短、长产业叠加发展,已出菇的菌棒还将成为中药材基地的有机肥。

    作为食用菌种植的省级龙头企业,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累计开发“食用菌”系列产品10余种,年产菌棒3000万棒;贵州邦兴尚农业生物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中药材培育、种植、加工、销售,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研究及推广。

    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化作林场林下经济产业园已种植食用菌1600亩、中药材2000亩,预计产值7000多万元。形成了较完备的食用菌科技研发、菌种繁育、菌棒生产、产业园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体系,以及中药材幼苗培育、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体系。

    不仅如此,化作林场林下经济产业园还采取“林场+公司+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探索建立了一条林下经济绿色惠民路。

    “起垄、下种、覆土啥都干,每天有100元收入,一年大概有2万多元。”梁成艳家住化作乡安大挎村,已经在红托竹荪种植基地务工3年多,对于“家门口”的这份收入,她很是满足。

    “把技术教给群众,鼓励他们自己发展种植,把林下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杨卫表示,2021年以来,红托竹荪种植基地累计带动群众就业3万余人次,发放劳务报酬300多万元。

    林间草木繁茂,林下气象万千。化作林场以林下经济开辟绿色发展之路,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富民资本”,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以化作林场林下经济产业园为引领,纳雍县已发展林下经济42.3万亩、产值6.7亿元。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