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做好这5点,避免菌种扩繁中可能产生的污染


    【发布日期】:2024-09-29
    【核心提示】:文章报道了由易菇网主办的“易菇访谈:羊肚菌优质菌种鉴别与产前准备”活动,该活动邀请了来自科研单位、菌种企业和羊肚菌种植企业的专家,就羊肚菌菌种的质量评价、选购建议以及种植前的准备工作等进行了深入讨论。活动中,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的王卓仁副研究员就如何避免菌种扩繁过程中的污染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2024年9月13日,由易菇网主办的“易菇访谈:羊肚菌优质菌种鉴别与产前准备”圆满举行。此次活动旨在促进羊肚菌产业的健康发展,为2024—2025羊肚菌秋季种植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持。王卓仁副研究员、张业胜总经理、汤一名技术副总,三位分别来自科研单位、菌种企业、羊肚菌种植企业的专家就羊肚菌菌种质量评价、选购建议、羊肚菌种植项目产前准备工作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问如何有效地避免在菌种扩繁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

    湖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研发首席、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王卓仁副研究员认为,杂菌污染率比较高,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源不纯。即种源本身就含有杂菌,这是由于没有识别出前一级菌种的隐性污染,而用于后续生产中,导致了污染。生产者购买二级种(原种),含有杂菌的菌种未被检查出来,扩繁后接种室产生大量的孢子,散发到空气中,影响了后续的菌种生产。

    第二,培养基灭菌不彻底。培养基如果灭菌不彻底,会导致整个培养基产生杂菌孢子,从而导致菌种污染率极高。

    第三,接种不规范。接种环境、接种箱等消毒不彻底,接种过程中感染了杂菌,导致污染率较高。

    第四,培养环境不达标。接种完成后,培养室不达标,还有如有些菌种使用棉纱或棉花作为封口材料,在灭菌或后期培养时,棉花返潮,萌发杂菌,导致菌种污染。再者,培养过程当中温度、湿度控制不达标也会出现污染。羊肚菌作为中低温的菌类,培养过程中的温度不能特别高,一些从业者可能把它作为一般的真菌温度来设定;温度过高,会影响菌丝的生长,菌丝活性下降会导致污染。

    第五,菌种检验不严格。菌种培养好后要进行充分的检验。一般来说接种以后7天以内,羊肚菌生长较快,可能3~5天左右就要检查一遍,查看瓶口、袋口,是否存在杂菌污染,生长到1/3,或者一半的时候,还要检查1~2遍。只有多次检验,才能及时清除污染。

    易菇访谈旨在搭建一个技术交流和信息分享平台,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与易菇大讲堂(专家报告)不同,主要是对话互动的形式。

    本次易菇访谈得到了诸城市良工机械有限公司、常州市盛农网业有限公司、沈阳金常满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