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地轮作也有“潜规则”,想要1亩地赚2亩、3亩的钱,选对搭档是关键!
初夏时节,湖北竹溪县烤烟长势喜人。走进向坝乡五丰村,一片片鲜嫩的烟叶、一株株向上的烟杆、一块块翠绿的烟田,一眼望去仿佛给大地披上了夏日“绿装”,微风吹过,烟叶轻轻摇摆,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几个月前,这片土地上还搭建着一座座羊肚菌培育大棚,如今,羊肚菌采收完毕后,又焕发出新的生机,整齐地种植着烟苗,成为当地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的生动实践。
村民苏长琼是该村的种烟大户,他家每年种植烤烟在30亩地左右。受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影响,烟叶采收后,田地有三四个月的荒废期,如何将土地再次高效利用,成为他的心病。
去年冬,苏长琼了解到,羊肚菌冬种春收,具有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等特性,而且市场需求大、培育难度小、价格优势明显等优点,只要在田地上搭建大棚就可以培植,不受地理条件限制,苏长琼心头的火苗跃跃欲试。
说干就干,当年他成为全村引进羊肚菌试种的“第一人”。经过3~4个月时间的种植,他家的羊肚菌进入采收阶段,一部分售卖鲜菌,另一部分及时烘干制成便于保存且市场价值更高的干货。“羊肚菌成熟后,每天产量200斤左右。进入盛产期后,可达到500斤。后续我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产量、增加效益。”苏长琼信心满满。
在羊肚菌采收完毕后,苏长琼迅速将大棚内的土壤整理好,无缝衔接种上了烟叶,高效利用每年10月至次年3月烤烟种植茬口轮作期种植羊肚菌,既解决了羊肚菌种植土地需求难题,又实现轮作改善了土壤状况,提高了烤烟种植地块的集约化利用率。
向坝乡是竹溪县烤烟种植核心烟区,规划基本烟田面积3500亩,家家户户都种烟,烟叶已经成为助农增收的支柱性产业。今年,该乡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发展农业产业,扎实推进烟、菌等为主的七大农业产业链建设,探索了一条经济作物衔接轮作绿色发展新路径。
“烤烟+羊肚菌”轮作地块每亩收益达20000元,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还让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增收,实现了一地双收、效益增倍目标。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近年来,竹溪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紧密依托烟叶种植的独特性与地域气候的优越性,科学规划并有效实施了烟田轮作策略。各种烟乡镇充分利用烟叶产业在技术、服务和经济效益上的显著优势,积极发展烟后作物种植,这一举措不仅成功激活了农村闲置和撂荒的土地资源,实现了耕地的高效利用与养护,还显著提升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使得土地的综合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地多产,一田多收,一物多用,是产业兴旺的重要举措。下一步,竹溪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将持续深化“一棚两用”策略的探索与实践,不断优化和完善服务体系与技术支持体系,为烟农提供更加全面、精准、高效的服务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