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赵琪:羊肚菌航天新品种选育


    【发布日期】:2024-10-17
    【核心提示】:本文讨论了中国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面临的挑战,以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赵琪正高级工程师团队在羊肚菌航天育种领域取得的进展。文章强调了种质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指出了当前中国在种质资源研发和利用上的问题,如中小企业和农户在生产用种质质量保障上的困难,大型企业对国外种质的依赖,以及野生种质资源的挖掘利用不足等。文章还介绍了航天育种技术的优势,并提到了赵琪正团队在羊肚菌航天育种方面的成就,包括成功选育出的新品种,这些新品种有望提高中国羊肚菌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得种业者得天下。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中专门指出:“加强食用菌种质资源挖掘和保护利用,强化食用菌功能育种和定向育种”。

    在全球化背景下,种质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面对优良种源被国外“卡脖子”的问题,亟需构建种质资源研发与技术体系,打好这场种子翻身仗。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赵琪正高级工程师带领的团队在羊肚菌航天育种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为我国种质资源的自主研发和利用开辟了新的道路。

    种质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当前,我国在种质资源的研发和利用上面临诸多挑战。中小企业和农户在生产用种质的质量保障上存在困难,导致生产效益低下。大型企业为了获得优良种质,长期依赖国外进口,这不仅增加了成本,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此外,野生种质资源的挖掘利用不足,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存在矛盾,种质研发体系和能力不足,这些问题都严重威胁到种质安全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赵琪正高级工程师团队采用了航天育种技术。航天育种是将农作物育种材料搭载在航天器上,利用宇宙中的强辐射、微重力、弱地磁作用产生的优良变异,通过人工选择培育新品种的育种方法。这种方法是自身基因的变异,没有打破物种界限,与转基因技术有本质区别。

    自1967年美国首次将西红柿种子搭载在卫星上以来,航天育种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自1987年首次开展水稻等农作物种子返回式卫星空间搭载,至今已有37年的历史。航天育种具有其他手段无法获得的三个独特优势:提供原创、安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育种材料和种质基因源;获得罕见的具有突破性的优异新种质;较快培育出优质高产抗病的新品种。

    在羊肚菌航天育种方面,赵琪正高级工程师团队已经完成了129个物种(羊肚菌10个物种)的微生物种质资源航天搭载,为国家“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需求作出了积极贡献。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赵琪研究员最后表示,期待有更多的人关注、支持、参与到航天育种项目之中,“天选之菌”就可以在神州大地开花结果,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战略目标,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随着羊肚菌新品种航天育种研究不断取得新成效,这些新品种将能够为我国农业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同时也为全球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本次培训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市、县(区)食用菌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技术专家、菌种生产企业、设备生产厂家、干鲜品经销商等,旨在进一步推进我国羊肚菌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降低种植风险。

    易菇网视频号可查看回放,更多精彩内容可访问食用菌在线学习平台——蘑菇通观看

    蘑菇通网址:

    https://www.mogutong.com/

    或打开蘑菇通公众号—全部课程—观看课程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