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湘潭县:秸秆利用出新招 稻谷轮作田不闲


    【发布日期】:2024-10-22  【来源】:时刻新闻湘潭县频道
    【核心提示】:湘潭县在云湖桥镇、锦石乡、花石镇等地开展了秸秆种菇培训会,推广利用秸秆种植食用菌赤松茸的技术。这种模式旨在解决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降低农民的种植成本,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邓述东,一位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的高级农艺师,长期研究“纯稻草农田露天种菇”课题,提出了双季水稻与赤松茸轮作的高效生产模式,每亩综合效益可达1万元以上。湘潭县还创新设立了绿色补偿制度,推广秸秆产业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一定要覆盖20厘米以上的秸秆,将菌包分成多个块状进行栽培……”连日来,湘潭县秸秆种菇培训会在云湖桥镇、锦石乡、花石镇等地开展,通过以秸秆为基料种植食用菌--赤松茸的方式,让废弃的秸秆“摇身一变”成为增收致富的“密码”,解决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降低农民的种植成本,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

    王强是湘潭县云湖桥镇新中湾村的一名“80后”种粮大户,今年共种植水稻300余亩。眼下,正是水稻秋收的季节,让他头疼的是田间留下了不少废弃的秸秆。在参加完该镇举办的秸秆种菇培训会后,他第一时间免费领取了30余个赤松茸菌包,并在湘潭县农技专家邓述东的指导下进行试种。

    邓述东曾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一系列荣誉,是射埠镇高级农艺师。长期以来,他致力于“纯稻草农田露天种菇”相关课题的研究。据他测算,双季水稻+赤松茸轮作,每亩综合效益可达1万元以上,栽培一亩田的赤松茸,大约需要20亩田的稻草进行覆盖,来年收获赤松茸后,被菌丝腐烂的稻草又是上等的有机肥。这种稻草种菇的方式,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效率,对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具有重要作用。

    秸秆种菇培训会。

    邓述东介绍,我省一般农户家有2--4亩农田,稻谷收割后的稻草只能种1--2分田的赤松茸,如果每户种植1分田,全县50%--60%的秸秆可以得到有效利用。为了充分利用这些田间废弃的秸秆,防止随意露天焚烧,他在射埠镇、河口镇设立了三个种植示范基地,并计划在全县17个乡镇的300余个行政村进行全面普及推广,每年进行赤松茸、水稻、油菜等的轮换种植,让赤松茸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全民都能吃得到的一个生态营养好食材。

    湘潭县农作物以水稻、油菜等为主,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45万亩以上,秸秆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湘潭县创设绿色补偿制度,重点支撑打捆机购置与厂房建设,推广秸秆草棒和“深耕一亩田”等秸秆产业化利用,从源头解决了秸秆收集、储存加工困难等问题。据统计,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申请并授权了草支垫全液压成型机及其制垫方法的发明专利,发布了《纯稻草简易栽培大球盖菇(赤松茸)技术规程》(DB43/T 2993-2024)湖南省地方标准,“田间废物”变成了“绿色财富”。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