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菌菇撑开“致富伞” 产业发展正兴旺——鲁西新区佃户屯街道吴店社区发展食用菌产业助农增收见闻


    【发布日期】:2024-10-23  【来源】:菏泽日报
    【核心提示】:文章报道了位于鲁西新区佃户屯街道吴店社区的联美食用菌种植合作社,该合作社通过自动化蘑菇大棚种植食用菌,为当地居民尤其是年长和残障人士提供了就业机会。合作社由社区党支部领办,马玉霞负责具体事务,通过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形成了食用菌产业,带动了社区增收。合作社目前年销售额约400万元,带动180余人增收,并有计划进一步扩大规模。

    10月21日,记者来到鲁西新区佃户屯街道吴店社区联美食用菌种植合作社,站在自动化蘑菇大棚外,穿着外套依然感觉有些冷。掀开帘布走进大棚,堆得像小土包一样的菌包已经长出了一片片肥厚的蘑菇。

    现在正是蘑菇收获期,63岁的杨雪梅身穿工作服正在采收蘑菇。“弯弯腰一年就能挣3万多块,又不耽搁家务,还想啥?”杨雪梅说。

    杨雪梅之前家境殷实,原本不用在这个年纪出来挣钱。几年前,老伴生意失败欠了债,她安慰好丈夫,转身就戴上袖头出门找活干。“跟着老伴享了半辈子福,现在有困难了我就要帮他分担。”杨雪梅对记者说。

    60多岁的年纪找工作自然不好找,好在社区党支部书记曹长恩把她推荐到合作社工作。“现在社区里没有闲人,就算是腿脚不好,或是身有残疾的居民,只要想挣钱,合作社都要。”曹长恩告诉记者,现在合作社里年纪大的村民不少,还有十几个残障人士做工,都是力所能及的活。

    联美食用菌种植合作社成立于2020年,由社区党支部领办,社区“能人”马玉霞负责具体事务。合作社共流转社区70多亩土地,每亩地租金1500元。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可放在村民手里,收益上不来。流转给‘能人’,适度规模经营才能形成产业,带动大家增收。”曹长恩说。

    马玉霞刚从菌种培养生产车间忙活完,又来到蘑菇大棚里查看长势。40岁不到的她清秀干练,干起活来驾轻就熟,胶鞋和裤腿满是泥巴,完全没有一般女子的娇气。4年前,在外闯荡的她带着积蓄回到家乡,和党支部一起办了这个合作社。

    “自小在这里长大,对农业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马玉霞说,前几年,听说食用菌产业前景不错,她考察后毅然带着资金和技术回到家乡,准备大干一番,带着村民一起增收致富。

    正说着,村民马素菊停下了手里的活,换下工作服,准备去接孩子了。一个人带3个孩子,最小的刚上一年级,可把她忙得不轻。“送完孩子,俺就来这里干点活,贴补贴补家用,一个月也能挣2000元左右。不说了,一会儿孩子就放学了。”马素菊笑着打个招呼就离开了大棚。

    目前,联美合作社共建有自动化大棚27个,菌种培养生产车间1座,现有技术研发人员5名,主要以种植羊肚菌、榆蘑、平菇、木耳等食用菌为主,年销售额约400万元,带动周边180余人增收致富。

    400多万元的销售额并不是马玉霞想象中的“振兴”。“经过4年的发展,我们的技术已经成熟了。我正在号召更多村民一起种植食用菌,且免费提供技术。”马玉霞说,“下一步,我计划再增建30个高标准大棚,开发食用菌深加工及保鲜储存、冷链物流业务,进一步扩大规模,引领带动更多乡亲共同致富。”

    菏泽日报 记者 马源劭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