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湘潭县秸秆种蘑菇环保增收


    【发布日期】:2024-10-18  【来源】:湖南日报
    【核心提示】:文章介绍了湘潭县如何通过创新方式利用秸秆种植食用菌赤松茸,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同时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绿色农业发展。邓述东作为县高级农艺师,长期研究纯稻草农田露天种菇技术,并推广赤松茸、水稻、油菜等作物轮作,有效提高了秸秆的综合利用率,达到了环保增收的双重效果。

    “先用秸秆为菌子搭一个30厘米高的‘菌床’,再将菌包分成多个块状进行栽培……”今天,湘潭县云湖桥镇新中湾村种粮大户王强,在县高级农艺师邓述东的指导下,以秸秆为基料,种植食用菌赤松茸。往年令人头疼的秸秆处理难题,有了“新解法”。

    湘潭县是农业大县,年种植水稻、油菜等农作物145万亩以上,秸秆资源丰富。为防止秸秆焚烧带来环境污染,邓述东长期致力于纯稻草农田露天种菇相关课题研究,在全县设立4个种植示范基地,推广普及赤松茸、水稻、油菜等作物轮作。他还为700多位农民免费发放赤松茸菌包。

    邓述东介绍,双季稻、赤松茸轮作,每亩田综合效益可达1万元以上。栽培1亩赤松茸,约需20亩田的稻草作为基料。来年收获赤松茸后,被菌丝腐烂的稻草又是上等有机肥。“一般农户家有2至4亩田,收割后的稻草,能种1至2分田赤松茸。如果每户种植1分田赤松茸,全县约60%的秸秆就能得到有效利用。”邓述东说。

    在此基础上,邓述东陆续开发出“黑花生+赤松茸”“赤松茸+竹荪”等10多种循环生态高效种植模式,既保护环境,又增加收入。截至目前,省内外受到邓述东产业帮扶的农户达3000多户,还有40多家涉农企业、合作社学习借鉴其经验成果,“赤松茸+”循环产业模式广受欢迎。

    今年5月,由邓述东牵头制订的《纯稻草简易栽培大球盖菇技术规程》,经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审核批准发布,成为我省一项农业技术地方标准,为综合利用冬闲田、改良土壤、资源化利用稻草等,提供简洁适用的理论和实操指导。

    湘潭县创新设立绿色补偿制度,重点支持打捆机购置与厂房建设、推广秸秆草棒,从源头解决秸秆收集、储存、加工难题,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彭婷 胡孟婷 彭圆)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