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昌宁田园镇:绿中生“金”助振兴


    【发布日期】:2024-10-29  【来源】:学习强国
    【核心提示】:文章详细介绍了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和乡村旅游,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文章强调了田园镇森林覆盖率高达73.34%,是保山市野生菌产量最大的乡镇,通过科学管理和采集方式,实现了菌类的可持续稳产和高产,为社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文章还提到了田园镇四角田村通过发展以野生菌为主题的乡村休闲旅游,打造了“昌宁县城的后花园”,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实现了生态美、百姓富的目标。

    近年来,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积极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变革”,红土地上到处是“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

    在田园中感受最大的“本钱”

    昌宁县田园镇森林覆盖率达73.34%,是保山市野生菌产量最大的乡镇。每年6月份开始,在绵绵细雨的滋润下,各种各样的野生菌争相破土而出,它们尽情吮吸天地灵气、日月精华,从而成就了肉质紧实、风味独特、香气浓郁、富含多种维生素和优质蛋白的特点。田园镇的野生菌因此成为抢手货,畅销市场。

    为了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吃上“生态饭”,田园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今年,依托“千万工程”产业示范项目及东北大学的援助,打造了20亩赤松茸林下种植基地。对田园镇而言,绿水青山就是最大的“本钱”,守护好这个最大“本钱”,就可铸就“金山银山”。20世纪90年代以来,田园镇全力推进长防林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筑牢生态之基。特别是2010年后,通过中幼林抚育、退化林修复和营造人工混交林等措施,林种结构、森林结构、林龄结构得到优化,森林固碳、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进一步增强。

    “十四五”期间,田园镇响应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号召,抓实生态文明建设,认真执行林长制,持之以恒进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构筑起一道道“绿色屏障”。在田园镇四角田村,全村人都有护林爱林的好习惯、好传统,他们不但自己栽树、自己造林,还无偿义务管护,经过世代努力,全村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4.6%。为了保护生态,村民们采取圈养的方式培育野生菌,将自家的山林围起来,禁止外人随意踩踏摘菌,让野生菌在山林中自由生长,一直到菌子长大再进行采摘。如今,山林越来越绿了,野生菌的产量和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去四角田看乡村振兴图景

    一大早,田园镇四角田菌园景区负责人王健康的电话就响了起来,来电人不是预约采菌就是预订食菌。

    “景区依托300余亩山林,让游客实现了拾菌与食菌的自由。采菌季节我们每天都要接待近百名游客,大家很喜欢这种组团式的采菌体验。”王健康介绍,为了让更多游客实现吃菌自由,她在四角田村建起了昌宁县云味农产品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菌类食品和清真肉制品精深加工及销售,计划年加工野生菌120吨、平菇80吨,加工清真肉类50吨,预计实现年总产值2000万元。出菌季节,村民们到这里卖了菌子以后,还可以在这里打工,实现卖菌和务工双份收入。

    四角田村还通过林旅融合的方式,大力发展以野生菌为主题的乡村休闲旅游,“游四角田、捡野生菌”成了乡村旅游的名片。田园镇宣传委员周洁说:“我们要把四角田村打造成‘昌宁县城的后花园’,目前,四角田村已有农家乐6家,创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1个,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群山环抱之间,古老的右甸河静静悠悠流过田园镇,滋润着这方绿水青山、四季如春的宝地。如今,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生态优势也在持续转化为产业优势,生态美、百姓富的美丽田园正在实践中将“两山”理论变成现实。(丁婷)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