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浙江海宁市袁花镇:小菌菇撑起绿色发展致富路


    【发布日期】:2024-10-31
    【核心提示】:文章介绍了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长啸村如何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特别是秀珍菇的种植,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乡村振兴。长啸村利用“农光互补”模式,在菇棚上铺设光伏发电板,既满足了秀珍菇生长所需的温湿度条件,又实现了清洁能源的利用,推动了村庄的绿色发展。此外,长啸村还开展了“零碳乡村”建设,通过一系列低碳环保措施,如水面光伏、风光储路灯等,进一步促进了村庄的可持续发展。

    秀珍菇喜阴喜潮,温度、湿度要根据其生产阶段适时调整。棚内还要定期通风,控制二氧化碳浓度。大棚要满足这些要求,需要机器控制,而机器运转则要依靠稳定的电能。

    食用菌基地大棚,数十位采菇工人正将秀珍菇剪下后分类放进篮筐。“销售量每天大概300箱,约7000到8000斤。”长啸村党支部书记许国初介绍,“目前秀珍菇的批发价在每斤8元左右。”

    近年来,长啸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始发展食用菌产业。2015年,该村搭建71座标准菇棚。海宁市供电公司了解情况后,协助村里开展调研,确定“农光互补”发展模式。

    农光互补”改造项目实施过程中,海宁市供电公司在菇棚上铺设1.88万块光伏发电板。项目年发电量550万千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680吨。该公司还对菌菇基地开展150千瓦的冷凝设备改造,完成客户侧分接箱改造方案,协助建成智能喷淋、恒温恒湿育苗等电气化项目,为村里食用菌产业发展打下基础。

    2021年,长啸村开展“零碳乡村”建设。在海宁市供电公司的推动下,该村改造建设了水面光伏、“风光储”路灯、“光储”垃圾桶、“光储”座椅。改造完成后,长啸村的村史馆、智富馆、数字馆等场馆的用电和夜间的照明可以完全依靠清洁能源,每年可节约标煤45.29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17.75吨。

    海宁市供电公司还完成了“花溪侠影”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沿线的电力线路改造和2台地埋式箱式变压器改造,电力设施与当地风景实现融合。电力赋能美丽乡村文旅蓬勃发展,“渔光互补”水面光伏、“风光储”设施、“零碳”咖啡馆等先后落地,一条“零碳乡村”特色文旅全产业链正在长啸村逐渐成形。

    在农光互补基地的辐射带动下,袁花镇形成了秀珍菇、姬菇、大球盖菇以及金针菇等多品种、多层次的食用菌(药用菌)产业链,预计今年种植量超1500万棒,产量2.6万吨,产值超2亿元。(张佳琦 杨佳慧)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