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振兴路上新“菇”事


    【发布日期】:2024-11-27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作者】:记者 冯刘克 见习记者 徐明琪 通讯员 张晨
    【核心提示】:文章报道了河南省中牟县郑庵镇前李庄村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努力,整合闲置土地,推动土地集约化利用,扩大平菇种植规模,从而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村民的共同致富。村内已建成19个平菇种植大棚,年产量达120万斤,年产值300余万元,为种植户增收30余万元,并吸纳50余人就业,村集体每年增收10余万元。此外,前李庄村还探索了多元化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包括劳务输出、资产租赁和特色农产品种植,并尝试通过直播销售、即时配送等业务延长产业链,增加产业附加值。

    11月25日,在中牟县郑庵镇前李庄村,村民们正将刚采收的蘑菇修剪、分类、包装,现场一派繁忙,前来收蘑菇的商户络绎不绝。

    “今年我们的收益不错。这几年跟着村集体种蘑菇,收入越来越高。”正在装袋的一位村民说。

    前李庄村的平菇种植已有近30年历史,但是受限于资金、土地等因素,种植规模一直比较小。近年来,该村通过对闲置土地进行梳理整合,以村集体经济组织流转、租赁等方式推动土地集约化利用,破解了制约平菇种植产业发展的土地问题。同时,把扩大平菇种植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新的着力点,推动平菇种植产业化,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现在村内已整理土地45亩,并且面向本村农户完成招标,建成平菇种植大棚19个均已投入使用,年产量可达120万斤,年产值300余万元,可为种植户增收30余万元。同时,吸纳村民50余人务工,村集体每年可增收10余万元。”前李庄村党支部书记李金聚说。

    “我们这两年一直都在前李庄收蘑菇,这儿的蘑菇新鲜、品质好,每次运到市场上很快就销售一空。”万邦市场商户张先生说。

    目前,前李庄村已初步形成“劳务输出+资产租赁+特色农产品种植”的多元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还积极推动村企合作,在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增加白松茸等高温菌种植项目,并尝试开展直播销售、即时配送、食用菌烘干和菌棒回收等业务,延长产业链,增加产业附加值。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平菇的种植面积,加大对菌菇产业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技术指导和市场推广支持,进一步促进平菇产业的发展。”郑庵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