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赤峰市林西县:打造北方最大草原花菇生产基地


    【发布日期】:2024-11-27  【来源】:金台资讯
    【核心提示】:文章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通过“南菇北引”策略,成功发展食用菌产业,特别是草原花菇的种植,带动当地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情况。文章描述了种植户付海燕在太平庄村食用菌种植基地的日常工作,以及林西县如何利用地理和气候优势,引进南方花菇品种,建立食用菌园区和产业链。同时,提到了林西县食用菌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包括种植、加工、销售,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规划。

    初冬时节,寒意渐浓。走进林西县五十家子镇太平庄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大棚,一股菌菇的香味扑鼻而来,种植户付海燕正从菌棒上麻利地挑拣草原花菇。

    “一筐菇25斤,这几天每天采摘50筐,每天销售额有1万多元。这些花菇可是从南方引进的品种,品质和产量稳定,效益特别可观。今年我在40栋大棚种植了50万菌棒,预计收入能达到50万元。”付海燕说。

    “南菇北引”是林西县为发展食用菌产业探索实施的一项举措。花菇是香菇中的上品,天气越冷,产量越高、质量也越好。林西县地处高山草原、气候凉爽,非常适合种植花菇。

    2018年,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林西县开始发展食用菌特色种植,先后从浙江省引进浙乡6号、华蕈菌等适应能力强的南方花菇品种,因地制宜,采用“社会资本+衔接资金”1:1的配建方式,在五十家子镇、新林镇、官地镇、大井镇、十二吐乡等5个乡镇,建成14个食用菌园区、6500栋食用菌棚,并不断扩大食用菌产业规模,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

    11月21日,十二吐乡乌兰沟村食用菌产业基地菌棒生产车间,生产线正在全速运行,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注水、翻堆、拌料、装袋、搬运,为下一茬食用菌上架出菇做准备。“村里有了食用菌基地,我们一年到头都有活儿干。在基地打工,不仅能照顾家里,每天还能挣200元左右。”正在包装菌棒的村民孙景珍说。

    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冲锋号”吹响后,十二吐乡建立了乌兰沟村、苏泗汰村2个食用菌产业基地,不仅实现了日产菌菇10万余斤、年产值4000余万元收益,还带动200多农户增收。

    随着食用菌产业渐成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推动食用菌产业全产业链发展迫在眉睫。

    2022年,林西县引进春盛菌业现代化菌棒制作项目和春启生物食用菌深加工项目,建成食用菌菌棒加工厂1个、香菇深加工生产线3条。

    “我们生产的鲜香菇、香菇酱和罐头等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销售,还出口到韩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每年鲜香菇的出口额就达300多万美元。”春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春和介绍。

    如今,林西县食用菌产业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已然形成。全县年产食用菌棒6500万棒,产值达1.2亿元;年产食用菌3.8万吨,产值2.8亿元以上,带动全县1万余人从事食用菌生产、种植、采摘,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林西草原花菇”凭借过硬品质,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我们将继续扩大食用菌产业规模,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到2025年,力争使食用菌生产能力达到1亿棒。”林西县农牧局农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范金宇表示。

    “南菇北引”带富一方。眼下,林西县正在用冲刺的姿态全力打造中国北方最大草原花菇生产基地,助力乡村振兴。(记者 王塔娜)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