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世界银耳看古田 | 遨游太空的银耳新菌株开“花”了


    【发布日期】:2024-11-29  【来源】:古田发布
    【核心提示】:文章报道了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成功培育出曾经历太空遨游的银耳新菌株“HT108”,该菌株在古田县结出“银花”,并且展现出性状更优、产量更高的特性,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新菌株“HT108”是“古田银耳Tr21”随神舟十六号飞船升空后,经过太空特殊环境影响后产生的变异,经过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团队的筛选和鉴定,最终确定为新菌株。新菌株的产量相较主栽品种高出10%,总酚、黄酮含量分别提高约55%、60%,适合作为银耳深加工产品的原料。

    经过悉心培育,曾经历“太空游”的银耳新菌株“HT108”在古田县成功结出朵朵“银花”。11月27日,记者从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了解到,根据最新的现场测产结果,航天育种银耳的性状更优、产量更高,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去年5月30日,“古田银耳Tr21”作为航天育种搭载实验项目的出发菌株,随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遨游了5个月。在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等太空特殊环境的综合作用下,该菌株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今年以来,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院长孙淑静领衔的研究团队,对“太空菌株”进行活化、初筛、复筛及分子鉴定,最终确定为新菌株,定名为“HT108”。“HT”即“航天”的拼音缩写。

    孙淑静介绍,从现场测产情况来看,新菌株的子实体呈淡黄色、朵形圆整紧致、耳片厚实内卷,平均产量相较目前主栽品种高出10%,总酚、黄酮含量分别提高约55%、60%,表现出丰产性好、活性成分含量高的特点,十分适合用作银耳深加工产品原料。

    航天育种是集航天技术、生物技术于一体的农业育种新途径,也是当今农业科技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与传统育种方法相比,航天育种具有变异率高、育种周期短、优良性状遗传性高、易获得罕见性状等优势,受到业界关注。

    福建省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首席专家黄志龙观摩了此次现场测产,对航天育种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太空菌株’的成功选育,打破了传统野生驯化和杂交育种的局限,标志着银耳育种取得新突破,对加快我省生物育种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古田县是闻名遐迩的“中国食用菌之都”,银耳产量占全国90%以上,“古田银耳”以147.32亿元的品牌价值高居2023年中国食用菌产业区域品牌价值评价榜单第二位。2013年,福建农林大学与古田县共建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立足企业需求与市场导向,从选种育种到栽培管理,为古田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科技支撑。

    校地合作开展十多年来,古田县在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道路上持续探索,实施科技引领项目,不断强化食用菌新品种开发、新技术引进和栽培管理能力。目前,全县已开发生产38个食用菌品种,形成“主栽品种规模不断扩大,珍稀菌类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致力打造现代食用菌产业新高地。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