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漳县:滑子菇试种获丰收 开辟致富新路径


    【发布日期】:2024-11-13  【来源】:定西日报  【作者】:1211
    【核心提示】:文章报道了甘肃省漳县如何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特别是滑子菇的种植,来推动乡村振兴。漳县依托食用菌产业园和示范基地,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并在今年试种滑子菇取得丰收。文章描述了滑子菇的生长情况、市场需求以及对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积极影响,同时提到了漳县将继续加强新品种食用菌研发,改进种植园区的管理和运营模式,以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

    漳县讯(通讯员 李全)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近年来,漳县把特色农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依托食用菌产业园和示范基地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今年试种的滑子菇喜获丰收。走进漳县新寺镇新寺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大棚内一朵朵滑子菇娇嫩饱满,长势喜人,阳光照射下泛着莹润的光泽。

    滑子菇又名光帽鳞伞,因伞盖表面附着黏性物质而得名,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作为食药兼用菌种,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对人体保持精力和脑力大有裨益,市场需求旺盛。

    “基地于今年7月试栽培滑子菇31.2万棒,这批滑子菇生长态势良好,目前已采摘第三茬,预计采摘持续至12月。”新寺镇新寺村食用菌种植基地技术员介绍道。

    走进漳县武当乡菌菇种植基地,那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大棚,像是训练有素的士兵,整齐地排列在美丽的张坪村,在初冬略显萧瑟的景色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呈现出一番产业兴旺的好“丰景”。

    漳县武当乡食用菌基地管理员张自强说:“今年3月试栽培滑子菇时,我们采用码垛出菇模式,这种模式可大面积生产,菌棒入棚量多,但开口和采摘不便,导致人工成本较高。为提高大棚利用率,技术人员根据漳县气候条件,于今年7月份决定试栽培二茬滑子菇,采用吊袋式出菇模式,使得开口、采摘更加便捷,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同时降低了畸形率。二茬栽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不仅提高了大棚利用率,还为周边农户在冬闲月提供了就业岗位。”

    据了解,漳县武当乡菌菇种植基地先后投资700多万元在张坪村建成,现有菌棚47座,晾晒棚23座,该基地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种植黑木耳、滑子菇等食用菌,通过就业、利益联结等方式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下一步,漳县将继续加强新品种食用菌研发,不断改进现有种植园区的管理和运营模式,推进更多新品种食用菌的繁育工作,提高食用菌种植园区产量,以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