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增产10%以上,去过“太空游”的银耳不简单!


    【发布日期】:2024-12-06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本文报道了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在航天育种领域取得的新成果。研究院利用太空辐射诱变育种技术,成功培育出银耳HT108菌株,该菌株在生长速度、多糖含量以及性状稳定性方面相较于传统品种有显著提升。文章详细介绍了银耳HT108的选育过程、生产试验、农艺性状鉴定以及其在产量和活性成分含量上的优势。

    “HT代表航天。该菌株经过5个月的太空遨游,再由我们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进行活化,并经历了2次不同指标的筛选。”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院长孙淑静说,“相较于主栽品种古田银耳Tr21,银耳HT108菌丝生长速度快,芽孢胞内多糖含量高,相对性状较稳定。”

    25日,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在宁德市古田县进行的测产工作传来菌株航天育种的新进展。

    孙淑静介绍,银耳HT108由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选育,以古田银耳Tr21为出发菌株,于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进行太空辐射诱变育种,并于2024年5月获得诱变菌株。

    目前,银耳HT108在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及多个银耳工厂和农户菇棚进行了栽培生产试验及农艺性状鉴定,已成功出菇4批,呈现出良好的生产应用价值。

    孙淑静表示,银耳HT108子实体呈黄色,朵型圆整紧致,耳片厚实且内卷,鲜重平均增产为10%以上,子实体营养品质与对照品种无明显差异,总酚含量、黄酮含量分别提高55.56%和60%,表现出丰产性高、活性成分含量高的特点。

    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相关科研人员介绍,航天育种是集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业育种技术于一体的农业育种新途径,是当今世界农业领域中最尖端的科学技术课题之一。“食用菌+航天育种”实现了科技对产业的赋能,将为银耳新品种选育注入新活力,助推古田菌业高质量发展。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