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4000元翘起千吨平菇产业


    【发布日期】:2024-12-25
    【核心提示】:这篇文章讲述了榆树市秀水镇大于村的明侠菌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李明侠,如何通过种植平菇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并实现个人致富的故事。文章描述了李明侠从最初的1栋菌棚发展到最多40多栋,年产量达到1200吨的发展历程,以及她如何通过合作社带动400多名村民就业,并将产品远销至日本、韩国。

    12月12日深夜,榆树市秀水镇大于村,室外寒风凛冽,村头一排排菌棚透着暖黄色的灯光,散发出温暖的气息。在明侠菌业种植合作社的一栋菌棚里,负责人李明侠掀开门帘,头灯的光束随着她采摘的脚步晃动,扑鼻而来的菌香在寒夜中格外醒神。这一朵朵饱满的平菇,既满足了市场需求,也为她和乡亲们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成为大于村一个重要的产业支柱。

    “傍晚刚接到一个1000多斤的订单,估计这活儿得干到后半夜。”她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在菌袋间穿梭,双手灵巧地将一朵朵成熟的平菇摘下,轻轻放进筐里。平菇在灯光下闪着细腻的光泽,显得格外新鲜。忙碌的采摘从晚饭后持续到深夜,李明侠终于可以稍作休息。凌晨2时45分,闹钟准时响起,她麻利起身,继续投入到采摘工作中。

    大约两个小时后,她和丈夫装车出发,奔向35公里外的榆树市,到了目的地,两人立即分拣、卸货,快速将平菇送到各大超市。“客户不仅在榆树市里,哈尔滨、五常那边的订单也不少,有时候还帮其他种植户把货卖出去。”李明侠一边忙活一边说。

    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了近30年。从最初的1栋菌棚到最多时40多栋菌棚,年产量达到1200吨左右,李明侠用双手创造了一条致富路。1997年,她贷款4000元建菌棚,这笔钱成了她事业的起点。“第一年虽然只建了1栋菌棚,但赚了6000元!”她笑着回忆,从那时起,她和平菇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收玉米芯开始,粉碎、灭菌、装袋、接菌、养菌,再到割口、出菇,每个环节都不能大意。”李明侠说,平菇的种植流程需要45天,菌棚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必须严格把控,否则会影响产量和品质。

    村里经常有人找李明侠交流种植平菇的技术,也有人找她帮忙种平菇,于是,2009年,李明侠开始带领乡亲们发展食用菌种植。从村里的南屯到北屯,越来越多的人跟着她干起了这一行。2010年,她成立了明侠菌业种植合作社,吸纳了316名成员,带动400多名村民就业。“我在合作社种了10多年蘑菇,现在一个月能挣3000元。”村民徐秀华说。

    2024年12月,明侠菌业种植合作社将10栋菌棚进行升级改造,每栋菌棚有15000个蘑菇袋,每个蘑菇袋出3斤~4斤平菇,每个菌棚年收入能达到3万元~4万元。产品不仅供应本地市场,还远销日本、韩国。

    来源:长春日报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