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文成“智能方舱”实现首次尝试!


    【发布日期】:2025-01-02  【来源】:文成发布
    【核心提示】:本期《五山联动·与山共兴》系列报道聚焦南田镇农事服务中心的红托竹荪“智能方舱”种植基地,探讨该基地如何利用智能化、立体化生产方式发展特色产业,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报道详细介绍了“智能方舱”种植模式的优势,包括反季节、高密度栽培,突破地域和空间限制,以及通过智能化系统保障红托竹荪的生长环境。同时,报道还提到了基地对当地居民收入的积极影响,以及“智能方舱”项目的未来规划。

    红托竹荪作为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欢迎。本期《五山联动·与山共兴》系列报道,让我们走进位于南田镇农事服务中心的红托竹荪“智能方舱”种植基地,了解该基地如何通过智能化、立体化生产,发展了特色产业,拓宽了群众就业增收渠道。

    记者走进红托竹荪的“智能方舱”种植基地,农户们正在有条不紊地种植竹荪,拆包、摆菌棒、喷洒营养液、覆土,大家分工协作,干劲十足。

    “我们现在这个地方总占地面积大概有700多个平方,一共是八个方舱,竹荪种下去了之后,可以摘到四茬,产量可达5万多斤。”浙江万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万旺说道。

    相较于传统的种植模式,红托竹荪“智能方舱”种植基地项目有填补反季节、高密度栽培空白、突破地域、空间限制等优势,通过模拟文成林下红托竹荪种植环境,通过计算机人机交互、数据交互,配置温控、湿控、光照、新风等智能系统,自动调节红托竹荪生长所需的光照、养分、二氧化碳及土壤温湿度,保障红托竹荪生长环境。

    据了解,“智能方舱”立体种植面积有3500平方米,放置30000个菌包,按每个菌包出鲜菇0.5斤核算,一茬可产15000斤鲜菇,按鲜菇每斤100元的售价计算,一年种植2次年产值至少在300万元以上。

    “我们在这里做一个方舱性实验,假如我们这个品种质量非常稳定,那么菌种就不需要到外地购买,这样栽培种的价格就可以比贵州那边的价格,还要低个20%左右。”刘万旺说道。

    据企业负责人介绍,基地每年从业劳动力达500多人次,累计吸纳常年村民20多名,村民人均月收入可达4875元。王秀英是基地的从业人员之一,如今她每天不仅有额外的收入,生活过得也有盼头了。她坦言:“这边一天150,中午也在基地的厨房吃饭,像我们在家没有事,在这里赚赚生活费也挺好的。”

    据悉,“智能方舱”项目由南田镇兴村公司争取到的省区域协调资金进行建设,红托竹荪栽培也是“智能方舱”项目的首次尝试,目前基地已经引进4个菌种品类,计划培育生产出适宜文成高山气候环境的菌种,再推广农户广泛种植使用,让农户从“会”种向“慧”种转变。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