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循环之美:稻菇轮作的冬日童话


    【发布日期】:2025-01-03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全媒体记者卜瑜 通讯员杨瑞莲、杨兰、姜怡、陈艺
    【核心提示】:本文描述了一个赤松茸种植基地在金秋十月启动的种植仪式,以及五十余天后赤松茸丰收的景象。文章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赤松茸的生长环境和外观特征,以及基地负责人李淑兰对丰收的喜悦。同时,文章介绍了稻菇轮作模式,这是“双百行动”高校技术帮扶的成果,将水稻种植与大球盖菇种植周期相结合,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利用和生态循环。文章还提到了稻菇米的品质,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2024年金秋十月,基地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赤松茸种植启动仪式,犹如一曲悠扬的田园诗,缓缓拉开了稻菇轮作新篇章的序幕。时至今日,五十余个日夜的更迭,大棚内已是一片生机勃勃,赤松茸如同羞涩的孩童,争先恐后地探出泥土的怀抱,在寒冷的冬天迎来了属于它们的丰收盛宴。

    踏入那温暖湿润的种植大棚,仿佛步入了一个梦幻般的菌类王国。一朵朵、一簇簇赤松茸,在稻草的掩映下,犹如雨后春笋般倔强地破土而出。它们以白色菌杆为骨,撑起那圆润饱满、酒红如霞的菌盖,宛如林间散落的一柄柄小巧玲珑的红伞,胖嘟嘟的模样,透着一股子惹人怜爱的劲儿。

    “瞧,每个大棚都是生命的乐章,一个个‘胖小子’争先恐后地亮相,真是让人又惊又喜!”基地的“大家长”李淑兰,每日必至,看着这些小红脑袋和白嫩菌柄东一丛西一簇地冒尖,她笑靥如花,话语里藏着难以掩饰的激动。

    李淑兰捧着赤松茸,脸上难掩丰收的喜悦。

    入冬后,赤松茸步入采收的黄金时期。美味的菌子经过冷库的洗礼,带着山间的清新,直接被打包送往珠三角的餐桌,成为都市人味蕾上的新宠。

    稻菇轮作是“双百行动”高校技术帮扶的结晶。人们巧妙地将水稻与大球盖菇的种植周期相结合,送走九月满地稻香后,广袤的土地经过一番精心整理,十月便迎来了菌种的播种。棚膜之下,冬闲田变身成了生产大球盖菇的温床。来年四月,当赤松茸完成使命,其基质土又化作滋养水稻的沃土,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待到四月,这片菇田将换上新装,迎接‘稻菇米’的诞生。”万益是“双百行动”高校驻县服务队的副队长,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他说,稻菇米作为新品种的水稻,品质远超寻常,是大地给予勤劳人们的又一馈赠。

    如此,从秋到春,从稻到菇,这片土地见证了自然的智慧与人类的匠心和谐共生。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