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鹿茸菇“住”进智慧方舱


    【发布日期】:2025-01-03  【来源】:黄南新闻  【作者】:西海全媒体记者 王菲
    【核心提示】:本文介绍了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坎布拉镇上李家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如何通过应用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实现农业现代化,特别是智慧方舱种植鹿茸菇的成功案例。文章详细描述了鹿茸菇的特点、种植过程、销售情况以及智能方舱技术的优势,展示了农业与科技结合带来的积极影响,并提到了政府对该项目的财政支持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农业与科技“智慧碰撞”,会擦出什么火花?走进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坎布拉镇上李家村食用菌种植基地,这里实现了集应用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于一体的种植模式。智慧方舱种植鹿茸菇成为了当地农业领域的新亮点,帮助村民实现从会种田到“慧”种田的转变。

    鹿茸菇学名荷叶离褶伞,向上分叉成丛生的细枝,像极了珊瑚或幼小的鹿角,故此得名。鹿茸菇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在我国云南、四川、辽宁等地都有分布。鹿茸菇口感脆滑,味道鲜美,其子实体和菌丝体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富含膳食纤维。

    分拣、称重、打包……在食用菌种植基地,十几名工作人员身穿蓝色制服,戴着白色手套正打包烘干的鹿茸菇。一筐筐包装好的鹿茸菇,正准备发往省内外各地市场。

    “这几天还有新鲜的鹿茸菇吗?”“烘干的鹿茸菇1斤多少钱?”“往四川邮寄8斤鹿茸菇,发顺丰快递。”尖扎县坎布拉镇上李家村第一书记陈龙威说,进入10月以来,陆续有人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联系他订购鹿茸菇,销售火爆。

    上李家村共有527户1956人,村里共有耕地面积101公顷、草山面积40公顷,小麦、油菜和玉米是上李家村的传统种植品种。上李家村地处黄河沿岸,水利设施完备,气候条件相对优越。去年,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立足上李家村资源禀赋优势,推进农业现代化,成立尖扎上李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村集体食用菌种植加工产业。

    合作社由村两委管理,菌菇方舱厂家为食用菌种植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同时,培养本村技术骨干3名,将食用菌的生产、管理等环节交由技术专业人才,村集体负责市场销售、生产经营环节所需的人工、设施保障,并对项目的财务给予监督。

    缘何在智能方舱内种植鹿茸菇?陈龙威说,集装箱智能方舱内部配备了先进的控制系统,能够精确调控温度、湿度、光照度和二氧化碳,借助智能化设备可以实时获取方舱内菌菇的生长状况,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方舱能为鹿茸菇提供一个恒定适宜的生长环境,确保鹿茸菇的品质和产量稳定,不仅不受季节的限制,还可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另外,方舱全封闭的生产环境可以有效防止病虫害和病原菌的入侵,确保鹿茸菇的安全,满足人们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智能方舱无需人工值守,降低了人力成本。

    今年,尖扎县政府投入财政衔接资金300万元实施尖扎县坎布拉镇上李家村食用菌种植加工项目,购买6个集装箱智能菌菇方舱、烘干设备,建设烘干厂房200平方米,冷库100平方米。

    今年9月初,首批鹿茸菇进舱生长,经过近1个月的生长,头茬鹿茸菇进入采收期,鲜鹿茸菇菇形饱满,品质优良,投入市场比较受欢迎。6个集装箱智能菌菇方舱种植的鹿茸菇产量达到10000千克,5千克鲜鹿茸菇烘干后可得0.5千克干货,0.5千克干货最高可以卖到70元左右,鲜售与烘干的双重销售路径,满足了市场对鹿茸菇的即时需求。

    “11月,第二茬菌棒已进舱生长,明年元旦前后可以上市销售,正好可以赶上明年春节前的消费旺季。”陈龙威期待这些菌棒能像以往一样再次迎来好收成,为村里的农户拓宽致富渠道。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