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凌晨4时的葫芦岛市建昌县养马甸子乡,香菇大棚里已经亮起灯光,董成明早早就来到大棚采摘香菇,十多分钟后,新鲜的香菇就装满了小桶。
董成明是养马甸子乡枣木杠沟村村民,在去年的“8·20”洪涝灾害中,他家的房子被冲垮。因原址已不适合重建,养马甸子乡在乡政府附近寻了一处空地,为包括董成明在内的14户受灾户集中建房,并命名为“永安新村”。
住进亮堂的新房子,温暖过冬不是问题,但过日子得有钱,咋挣钱?
受灾以后,董成明一家被列入防止返贫监测户名单,一系列帮扶措施随之而来。养马甸子乡是东北最大的香菇生产基地,随着受损大棚全部完成修复重建,香菇陆续出菇,产生了大量用工需求。乡政府出面协调用工者,优先录用受灾户和监测户,董成明成了最直接的受益者。
“剪蘑菇、采蘑菇,能干的工作不少。”董成明选择了收益较高的采蘑菇工作,一个小时12.5元,一天能干十多个小时。忙累了,他和妻子张贵梅也会休息几天,到蘑菇厂和香菇直播基地接一些剪蘑菇以及打包装箱的零活缓缓乏,俩人一天也能挣上100多元。
“老董,听说了吗,乡里今年要建100个集体经济大棚,优先租给受灾户,你们两口子这么能干,这可是个好机会!”有村民说。董成明立刻来了兴趣:“机会是不错,可租大棚的前期投入可不小。”“怕啥,政府有政策,用不了多少钱。”听了这话,董成明眼前一亮,从香菇大棚出来后直奔乡政府。
“对于受灾户和监测户,大棚租金会有减免,而且能办理低息贷款,可以实现前期不掏钱就把香菇种起来。”从乡党委书记姚玉会那里得到答案,董成明跑回家,兴奋地和张贵梅分享好消息。
“以后看别人扣大棚不用眼馋了,如今咱也有机会了。”“今年香菇交易市场也能建完,到时候外地的经销商都会来收香菇,香菇不仅不愁卖,还能多卖钱。”夫妻俩开心地憧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