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宜州冬种大球菌菇助农增收


    【发布日期】:2025-02-09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核心提示】:本文介绍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洛西镇大理村通过发展赤松茸(大球盖菇)种植产业,实现乡村振兴和村民增收的情况。文章详细描述了当地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桑枝食用菌示范基地的种植情况,包括赤松茸的种植特点、产量和销售情况,以及基地负责人莫文喜如何通过引进新品种、利用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等措施,带动村民就业和增收。同时,文章还提到宜州区在冬闲田蘑菇种植方面的整体发展情况,以及当地政府在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的积极作为。

    1月15日上午,河池市宜州区洛西镇大理村,当地的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桑枝食用菌示范基地沐浴在冬日暖阳中,采摘工人们用木棍扒开秸秆,将躲在下面成熟丰满的菌菇采摘。

    “这田里种植的是赤松茸,也叫大球盖菇,耐寒,不用大棚,利用冬闲田就可以种植。”该基地负责人莫文喜蹲下身子,用手将隆起的秸秆扒开,鲜嫩的赤松茸带着露珠,一丛丛在阳光下伸着“懒腰”。“这一丛大概有七两,市场售价7块钱,基地目前一天可出货1000—3000斤,有数算的哦。”莫文喜随手挖出一丛赤松茸,在手中掂量掂量后说,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莫文喜是河池市培育的乡村振兴“领头雁”,将多年的培训学习与种养实践相结合,种植的赤松茸品质好,亩产量高。目前基地种植的菌菇面积达20亩,赤松茸总产量可超5万公斤,预计销售收入可达50多万元。

    目前,每天有7名村民在莫文喜的蘑菇种植基地进行采摘工作,而在采摘高峰期,一天要聘请20多名村民参与采摘工作。

    采摘下来的赤松茸经过修整、包装后,很快就被货车运往柳州、南宁等地批发市场进行销售。此外,莫文喜还利用电商平台,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将赤松茸销售到广州、深圳等更远的地方。

    “这批菌菇名为大球盖菇(速优1号),是基地从两年前从河南新引进的精品食用菌品种,目前来看,在宜州比较适合在冬闲田推广,生长迅速,口感极佳。”陪同采访的宜州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潘庆流向记者介绍,“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场规律培育食用菌深加工、销售等产业链,为更多农户带来收益,切实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宜州区紧紧围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充分利用冬夏闲田资源,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建立一批集品种选育、种植生产、示范推广于一体的冬闲田蘑菇种养示范基地。基地不和粮食生产争田,蘑菇培育秸秆又变成有机肥,一举多得,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宝贵的就业机会,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梦想。

    目前,宜州区已经建立了两家冬闲田蘑菇种养示范基地。2024年前三季度统计数据显示,宜州蔬菜(含食用菌)完成产量60.39万吨,同比增长3.85%,其中食用菌完成产量2.57万吨。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