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种植平菇40年 “平菇状元”师春印带乡亲增收致富


    【发布日期】:2025-02-11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作者】:本报记者 李萌萌 通讯员 张羽
    【核心提示】:本文报道了河南省浚县王庄镇大齐村的浚县金菇园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发展平菇种植产业,实现乡村振兴和村民致富的故事。合作社理事长师春印凭借40年的种植经验,带领村民发展平菇种植,形成了集菌种生产、菌棒制作、种植和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合作社的平菇注册了“股股香”商标,获得全国绿色食品认证,并入选“豫农优品”名录。通过科学种植和精细化管理,合作社不仅实现了高产量和高品质,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2月9日,走进浚县王庄镇大齐村浚县金菇园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大棚外工人们正忙着打包称重,一辆辆货车排队装货,大棚内一排排菌包整齐排列,一丛丛平菇从菌棒上拔节生长,一片丰收景象。

    “今年收成不错,现在是出菇期,每天订单10吨左右,每天能盈利3.5万元。”浚县金菇园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师春印乐得合不拢嘴,他的“股股香”平菇不仅注册了商标,2022年7月,荣获了全国绿色食品认证,2024年还入选首批“豫农优品”名录。

    “师春印的平菇,可藏着大齐村的‘致富密码’呢。”正在采摘的大齐村村民姜玉花笑着说。

    “平菇好种,但想种好很难。我从21岁开始种植平菇,足足种了40年,小伙子都熬成了小老头了。”师春印告诉记者。

    198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21岁的师春印去安阳参加了一个食用菌培训班,自此,他对种植平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开始尝试在自家院子里种植,“那时候投料1000斤,能赚300多元。”师春印说。

    师春印种的平菇越来越多,经济条件也逐渐好转,消息在村里传开。1990年之后,在师春印的带动下,30多户村民也跟着种植平菇,汤阴县、内黄县周边的村民也纷纷前来向他求教平菇的种植经验。

    2011年,师春印成立了浚县金菇园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股股香”商标,种植平菇面积达150亩,拥有40多座种植大棚,每座大棚内有4.5万个菌棒。该合作社秉持着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逐渐发展成为一家集菌种生产、菌棒制作、平菇种植和销售于一体的新型经营组织。

    “每年10月1日到12月1日是平菇的种植期,平菇种植需要将干玉米芯粉碎、拌料、发酵7天,装袋、下种、再把菌棒拉到大棚里面摆放整齐,然后进入到养菌阶段,大约40天后转为生产期,进入出菇期,生产期能持续到下一年的‘五一’期间。”师春印介绍说。

    “金菇园的平菇产量高、品质好,主要得益于科学的种植方法和适宜的环境,从菌棒培育、发菌管理到出菇采摘,每个环节都需要精细化管理,在各个生产环节严格把控,绝不添加任何农药,这才能长出好品质的平菇,吃着才放心。”师春印说。

    “合作社每年产量近1500吨,一吨大约能卖3500元,年产值近500多万元。”春节正是师春印的出菇旺季,谈及平菇的吃法,师春印更是滔滔不绝,“平菇营养价值丰富、食用口感好,烹饪方式多样,最常见的有平菇炒肉片、油炸平菇,还可以做饺子馅、烩菜,此外涮火锅配平菇也是绝佳。”

    大齐村平菇产业的发展,不仅让种植户收获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还带动了周边200多名村民就业。“合作社为他们提供了采摘、分拣等岗位,一天80元,一个月能赚2000多元,让周边村庄妇女不仅能照顾家里,还能有一份可观的收入。”师春印凭借着对平菇种植技术的深入研究,被镇政府授予“平菇状元”称号,他还获得了“浚县2021年度乡村振兴工作农村实用人才先进个人”和“浚县乡土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谈及未来,师春印说,他要坚定拎稳“菜篮子”,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