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走进浚县王庄镇大齐村浚县金菇园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大棚外工人们正忙着打包称重,一辆辆货车排队装货,大棚内一排排菌包整齐排列,一丛丛平菇从菌棒上拔节生长,一片丰收景象。
“今年收成不错,现在是出菇期,每天订单10吨左右,每天能盈利3.5万元。”浚县金菇园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师春印乐得合不拢嘴,他的“股股香”平菇不仅注册了商标,2022年7月,荣获了全国绿色食品认证,2024年还入选首批“豫农优品”名录。
“师春印的平菇,可藏着大齐村的‘致富密码’呢。”正在采摘的大齐村村民姜玉花笑着说。
“平菇好种,但想种好很难。我从21岁开始种植平菇,足足种了40年,小伙子都熬成了小老头了。”师春印告诉记者。
198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21岁的师春印去安阳参加了一个食用菌培训班,自此,他对种植平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开始尝试在自家院子里种植,“那时候投料1000斤,能赚300多元。”师春印说。
师春印种的平菇越来越多,经济条件也逐渐好转,消息在村里传开。1990年之后,在师春印的带动下,30多户村民也跟着种植平菇,汤阴县、内黄县周边的村民也纷纷前来向他求教平菇的种植经验。
2011年,师春印成立了浚县金菇园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股股香”商标,种植平菇面积达150亩,拥有40多座种植大棚,每座大棚内有4.5万个菌棒。该合作社秉持着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逐渐发展成为一家集菌种生产、菌棒制作、平菇种植和销售于一体的新型经营组织。
“每年10月1日到12月1日是平菇的种植期,平菇种植需要将干玉米芯粉碎、拌料、发酵7天,装袋、下种、再把菌棒拉到大棚里面摆放整齐,然后进入到养菌阶段,大约40天后转为生产期,进入出菇期,生产期能持续到下一年的‘五一’期间。”师春印介绍说。
“金菇园的平菇产量高、品质好,主要得益于科学的种植方法和适宜的环境,从菌棒培育、发菌管理到出菇采摘,每个环节都需要精细化管理,在各个生产环节严格把控,绝不添加任何农药,这才能长出好品质的平菇,吃着才放心。”师春印说。
“合作社每年产量近1500吨,一吨大约能卖3500元,年产值近500多万元。”春节正是师春印的出菇旺季,谈及平菇的吃法,师春印更是滔滔不绝,“平菇营养价值丰富、食用口感好,烹饪方式多样,最常见的有平菇炒肉片、油炸平菇,还可以做饺子馅、烩菜,此外涮火锅配平菇也是绝佳。”
大齐村平菇产业的发展,不仅让种植户收获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还带动了周边200多名村民就业。“合作社为他们提供了采摘、分拣等岗位,一天80元,一个月能赚2000多元,让周边村庄妇女不仅能照顾家里,还能有一份可观的收入。”师春印凭借着对平菇种植技术的深入研究,被镇政府授予“平菇状元”称号,他还获得了“浚县2021年度乡村振兴工作农村实用人才先进个人”和“浚县乡土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谈及未来,师春印说,他要坚定拎稳“菜篮子”,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