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稻秸秆+食用菌”,农业生态循环“好搭档”


    【发布日期】:2025-01-04  【来源】:上海三农
    【核心提示】: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的上海贤友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稻 - 菇”生态循环模式,利用稻秸秆种植大球盖菇,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生态循环发展。合作社种植的“申球2号”大球盖菇不仅消耗了大量的稻秸秆,还通过菌渣转化为有机肥,增强了土壤肥力,提升了水稻种植效益。此外,合作社还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菌菇,增加了额外收入。这一模式不仅解决了稻秸秆处置问题,还促进了生态循环和农户增收。

    沪郊水稻收割早已完成,但稻秸秆搭配食用菌的组合,如今成为助力农户增收和促进农业生态循环发展的“好搭档”。在位于奉贤区奉城镇的上海贤友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水稻生产基地,工作人员正往堆放整齐的水稻秸秆中放入菌种

    合作社负责人何宗会介绍,作为奉贤区“稻-菇”生态循环试验基地,合作社正在种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育出的利用稻秸秆种植的专用大球盖菇品种“申球2号”。每年水稻收割完成之后,工作人员会把秸秆整齐堆在稻田中,洒水之后再放入菌种,“秸秆能够起到保湿和保温的作用,让大球盖菇在露天环境下生长更稳定、更高产”。

    在另一处田地,工作人员扒开秸秆堆,只见白色的菌丝已抱成一团,“这些大球盖菇已经开始爆根,最早的一批估计春节前就能采收上市”。不仅如此,大球盖菇降解能力强,能大量消耗水稻秸秆,而且大球盖菇菌渣含有各类养分,这些秸秆经过消耗将会转化成有机肥,增强土壤活力,为水稻生产提质增效,形成生态循环的农业模式。

    何宗会介绍,目前合作社拥有水稻种植面积约500亩,几乎全部在水稻收割结束后种上大球盖菇,这样一来不仅能有效解决水稻秸秆处置问题,而且实现了资源化利用,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和电商平台合作,大量出售菌菇,每斤能卖到8到10元。这些都是种植水稻之外的额外收入。”

    而在合作社的果树种植基地,种植大球盖菇同样成为改良果林土壤和促进生态循环的“好帮手”。修剪下的果树枝条经过粉碎和发酵之后,混合砻糠直接铺在林间树下,再按照同样的方法放上秸秆再洒水,随后种植大球盖菇。“等到清明节前菌菇采摘结束,就可以将它们和菌渣一起直接翻耕进土壤,除了有效增强土壤肥力,还能抑制果树下杂草的生长,降低后期我们除草的成本。”据了解,目前奉贤区正积极推广这一模式,相信随着更深入的实践和探索,这一生态循环种植模式将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