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农时催人。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在巢湖市柘皋镇安徽鲜之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菌棒生产车间内,机器声轰鸣不断,工人们熟练操作设备,有条不紊地进行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等一系列工作,以日产7000多棒的速度,为全年菌棒订单生产按下“加速键”。
菌棒生产跑出“加速度”
2月23日上午,在该公司菌棒生产车间内,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公司正加大马力进行菌棒生产。菌棒生产机轰鸣声不断,一根根菌棒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上下来,整齐地码放在一旁。这些菌棒既为种植户提供了优质的菌棒,也为该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菌棒是食用菌产业的‘芯片’,是保证食用菌发展的第一步,决不能马虎。”该公司总经理万能木介绍,现在日产量达7000多棒,比去年同期日产量增加了5倍。近几年食用菌棒市场相对稳定,食用菌种植户越来越多,今年菌棒订单量大幅增加,目前收到的订单达10万多棒。
今年73岁的万能木,是回乡二次创业,近年来,他投资100多万元,利用闲置厂房生产香菇菌棒,同时也种植香菇,从最初引进试种,到如今自己研制菌棒生产,已经掌握了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发菌、养菌、刺孔、转色、高温越夏、脱袋、出菇,以及香菇种植的关键技术。去年培育的几万棒香菇因为产量高品质好,效益非常可观。
为了保证菌棒的品质,公司在原料选择上严格把关,采用优质的木屑、麦麸等作为培养基质,同时加强对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确保每一个菌棒都能成为食用菌生长的优质“摇篮”。
“种”出乡村振兴新希望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这些装好袋的菌棒只是制作的第一步,还要经过30多个小时高温灭菌,然后经过漫长的养菌,大概9月底销售到种植户手中。种植户收到菌棒经过脱袋后,10月初便可以出菇采摘了。香菇一直生长到来年2-3月份,其间可以采摘4-5茬,种植户每亩能种3000多棒,每棒收益达到4至5元,亩均效益达到10000多元。此外,菌棒工厂化生产不仅提升了食用菌产业整体产能,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周边群众在菌棒厂就业增收,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出门就进厂”的就近就业梦。在该厂上班的工人何开钧说:“家就在附近村,工资按天计算,每天做起来干劲十足,一天下来有150元的收入呢!”
“下一步,公司将引进更多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带动更多的村民种植香菇,让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致富。”万能木满怀信心地表示,公司将不断开拓市场,与种植户、各大经销商等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为食用菌产品打开广阔的销售渠道。
近年来,巢湖市柘皋镇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形成菌棒生产、食用菌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食用菌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