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市民采食野生毒蘑菇中毒 市疾控中心提醒 白伞伞白杆杆,吃了当心躺板板


    【发布日期】:2025-03-16
    【核心提示】:本文报道了深圳市近期发生的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并提醒市民注意预防毒蘑菇中毒。文章介绍了深圳常见的毒蘑菇种类(如致命鹅膏和大青褶伞),中毒症状及急救措施,并强调了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蘑菇的重要性。同时,专家指出民间鉴别毒蘑菇的方法不可靠,呼吁市民提高警惕,避免误食。

    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13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林涛) 当前,随着降雨增多,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盛期。然而,美丽的外表下却暗藏杀机。深圳市疾控中心表示,近期深圳已出现市民采食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预防毒蘑菇中毒的唯一办法就是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蘑菇。

    据了解,毒蘑菇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许多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外形相似,难以辨别,极易误食中毒。不同种类的毒蘑菇所含毒素不同,中毒症状也各不相同。轻者可能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炎症状,重者可能出现幻觉、溶血、急性肾脏损害,甚至肝、脑、心、肾等多器官衰竭,危及生命。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毒蘑菇中毒后会出现“假愈期”,即初期症状缓解,但随后病情急剧恶化,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最终导致死亡。

    致命鹅膏,俗称白毒伞。受访单位供图

    深圳常见的毒蘑菇种类主要有两种:致命鹅膏和大青褶伞。致命鹅膏,俗称白毒伞,多见于2~5月份,常生长于阔叶林地上,与山毛榉科的黧蒴栲有共生关系。白毒伞毒性极强,一个中等大小的白毒伞足以毒死一个成年人,误食死亡率高达75%。近日,龙岗区疾控中心在银湖山发现了白毒伞的踪迹,梧桐山、凤凰山等地也曾出现。大青褶伞,俗称青褶环伞,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常见的毒蘑菇种类,多见于6~10月份,常生长于公园、小区草坪、菜地、路边草地等靠近人群的地方。误食大青褶伞会导致严重的胃肠道中毒反应,发病快,潜伏期短,通常在10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症状。

    一旦误食毒蘑菇,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首先,立即呼叫救护车,在等待救护车期间,可为中毒者加盖毛毯保温;其次,可尝试催吐,让中毒者服用大量温盐水,然后用手指刺激咽部促使呕吐,以减少毒素吸收,但孕妇和昏迷者慎用;最后,务必保留食用过的剩余蘑菇样本,以便医生查明中毒原因。需要强调的是,目前对于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解毒药,及时就医是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误食毒蘑菇的市民都曾有过在老家采食野生蘑菇的经验,认为可以凭借经验辨别毒蘑菇。然而,专家指出,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生物学家,也需要借助专业设备才能准确鉴别蘑菇是否有毒。民间流传的鉴别方法,如“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生长在潮湿处、粪便上的蘑菇有毒”等,均无科学依据,不可轻信。

    深圳市疾控中心再次提醒广大市民,切勿采食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