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备受欢迎的“大秦红菇”已经陆续“冒头”长成,体验亲手采摘新鲜赤松茸乐趣,快来这里一探究竟。
一朵小蘑菇
让一群人有了“自由工作”
在西咸新区窑店街道食用菌示范基地里,一排排日光大棚整齐排列。棚内,一行行地垄被秸秆覆盖,一朵朵赤松茸破土而出,2名工作人员正忙碌地穿梭其中直播带货……
这里的赤松茸,气温合适的时候,一年可以产两季,一季50亩,亩产2吨左右。每到鲜菇上市,市场上总是供不应求,也有不少人会前往基地亲自体验采摘乐趣。
“赤松茸生长周期短,条件适宜的话,出土当天就能采摘。”西咸新区窑店街道食用菌示范基地负责人、秦汉新城御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程雨介绍,鲜菇采摘的最佳时间较短,超时菇会变“老”,因此必须抢抓时间采摘、分拣。为此,基地里除了日常工作的十来个人,鲜菇集中大量上市的时候,还经常请聘请临时工帮忙。
“最开始,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在街办‘一步之窑就业超市’微信群里发了一条信息,没想到有不少人报名。”程雨说,几年下来,基地有了自己的“零散用工群”,带动就业3000余人次。
临时工的主要工作是菌菇的采摘、分拣、处理。因为工作自由度高,或计时或计量,工资日结,让周边不少需要照顾家人的妇女在松茸采摘季多了一份收入。程雨说:“真正让妇女们实现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自由工作’。”
家住渭柳佳苑的李晓,因为要照顾上幼儿园的孩子,无法全职工作,采摘松茸就成为了她的“副业”。“早上送完孩子直接过来削几框菇,领了钱,下午再去接娃放学。”李晓说,能在照顾孩子之余贴补点家用,她挺喜欢。
三义村的陈阿姨也时不时跟着儿媳妇来基地摘松茸,她说:“一起来可以多一份收入,打发时间的同时相互也能有个照应。”
周边群众加入采摘,不仅为自己增加了收入,也为更多消费者餐桌上的一口“鲜”提供了保障。就拿盒马来说,西安消费者购买空运过来的赤松茸,不仅成本更高,而且最快上架也需要48小时,切换成本地赤松茸后,从采摘到上架最多只要10小时,鲜度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