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广东丹霞山发现大型真菌新物种丹霞丝盖伞


    【发布日期】:2025-03-13  【来源】:来源:中国新闻网、广州日报新花城
    【核心提示】:本文报道了广东省韶关市丹霞山管理委员会通报的一项重要发现:海南医科大学在丹霞山发现了一种大型真菌新物种——丹霞丝盖伞。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菌物多样性,也进一步证明了丹霞山作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价值。文章介绍了发现过程、新物种的特征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并指出丹霞山未来仍有巨大的生物多样性研究潜力。

    3月12日,广东省韶关市丹霞山管理委员会通报称,历经5年研究,海南医科大学近日在丹霞山发现大型真菌新物种——丹霞丝盖伞。该发现不仅为中国菌物多样性宝库增添了新成员,也进一步展现了丹霞山作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价值。

    丹霞丝盖伞。丹霞山管委会 供图  

    丹霞山管理委员会介绍,2019年菌物多样性与系统学培训班由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承办,培训期间组织了丹霞山菌物多样性野外科考,由此,丹霞山丰富的大型真菌资源开始被广泛关注。 

    2019年全国菌物多样性与系统学培训班丹霞山野外考察人员合影 此次考察期间,在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丹霞山的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海南医科大学范宇光团队科研人员在山顶一片茂密的壳斗科树林中,发现了这种形态独特的真菌并进行了生物样本采集。  海南医科大学范宇光教授团队的成员对该物种进行了形态学研究和系统发育分析,确认了这是一个未被发现的新物种,因发现于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命名为丹霞丝盖伞Inocybe danxiaensis。该成果已发表在国际真菌学期刊《真菌杂志》(Journal of Fungi)。丹霞丝盖伞,呈典型的伞菌状,菌柄和菌盖均为淡黄色。

    新发现的丹霞丝盖菌的宏观特征和微观特征。 丝盖伞是一类家族庞大的真菌,地理分布极为广泛,估计全球超过1000种。  海南医科大学范宇光教授团队研究人员介绍,这个家族大部分物种是毒菌,含神经性毒素——毒蝇碱,误食后可以刺激人的中枢系统,出现流口水、流眼泪、流汗等症状。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丝盖伞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与树木形成共生关系,促进物质循环和转化利用,在维持自然生态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  这是丹霞山发现的第8个大型真菌新物种,同时也是丹霞山发现的第50个新物种。丹霞山管理委员会表示,丹霞丝盖伞新种的发现,是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方面的又一重要成果,进一步引发了科学界对丹霞区系是否存在的关注。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张明博士认为,丹霞山是一个极具特色的生物多样性研究热点区域,目前大型真菌的调查也仅聚焦于对外开放区域,大量的未对外开放的生态热点区域尚未涉足,还有待长期系统地开展科学考察,未来还将涌现出更加丰富的丹霞山的菌物多样性科考成果。

    据悉,2025年全国菌物多样性与系统学讲习班,计划于2025年7月在福建福州举行,敬请关注!

    来源:中国新闻网、广州日报新花城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