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从林下种植到日化赛道四川万源如何打造15亿级天麻产业?


    【发布日期】:2025-03-19  【来源】:中国网中国四川
    【核心提示】:本文介绍了四川省万源市官渡镇天麻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其背后的技术和政策支持。文章指出,万源市通过科技赋能和产业创新,实现了天麻种植面积的大幅扩张和产业链的延伸。从品种改良到种植技术革新,再到产品多元化开发,天麻产业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万源市还制定了未来三年的产业发展规划,目标是到2027年实现年综合产值15亿元以上,进一步巩固天麻产业在当地的经济地位。

    近日,在川东北大巴山腹地的万源市官渡镇,技术员杜文廷正带着村民种植天麻。他手中的笔记本上,详细记录着不同品种天麻的生长曲线:“万绿一号”出苗率较传统品种提升27%,“万红一号”有效成分含量超国家标准18%......这些数据背后,一场关于“小天麻”的产业革命正在悄然发生。

    从“试种”到“试种”:三年种植面积扩张10倍

    “以前种玉米每亩收入不到3000元,现在改种天麻,年收入至少翻两番!”草坝镇种植大户王建军算起账来喜形于色。自2022年首个百亩林下仿野生天麻基地落地以来,万源市已实现从“零星试种”到“全域覆盖”的跨越式发展:

    种植面积:从100亩增至1万亩(预计3月底完成)参与主体:从1家企业扩展至300余家合作社、种植大户产业链条:从单纯种植延伸至加工、研发、销售全链条 2025年2月,万源市正式获评“全国特色农产品“天麻之乡”,标志着其天麻产业进入国家级序列。

    科技赋能:三大突破破解产业瓶颈

    “过去天麻种植受限于种子退化、病害频发,现在通过和相关科研机构合作,我们实现了品种迭代和技术革新。”万源市饲草饲料工作站站长张阳余介绍,三大科技成果正在改写产业格局:品种突破:成都中医药大学“万绿一号”、西南交通大学“万红一号”等新品种,使天麻素含量达2.3%以上(超国标1.5%);技术突破:达州市农科院制定的《林下栽培技术》入选四川省主推技术,亩产提高至800-1000斤;防病突破:与中国农科院合作研发的“生物防控体系”,将病害发生率降低60%。

    从“药材”到“日化”的跨界狂欢

    在万源市天麻产业园区,生产线上的工人们正在分装天麻冻干粉,不远处的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在测试天麻牙膏的抑菌效果。“我们已开发出天麻面条、酒饮、冻干粉等12款产品,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四川华胜农业开发公司总经理杜文廷透露,更令人振奋的是日化领域的突破——含有天麻素的洗发水、面膜等5款产品即将上市。

    三年行动剑指15亿产值

    根据《万源市天麻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当地将实施“三大工程”:种植倍增工程:推动种植面积从1万亩到3万亩,培育50家产值超千万元龙头企业;精深加工工程:建设年产5000吨天麻素提取基地,开发30款以上高附加值产品;品牌塑造工程:打造“万源天麻”区域公用品牌,建立全产业链质量追溯体系。

    “到2027年,我们要实现年综合产值15亿元以上,真正让天麻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万源市委书记表示。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