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象更新,镇原县农业生产日渐繁忙,全县上下抢抓农时,为全年丰收开好头、起好步。
午后阳光正好,在镇原县屯字镇寨地村,村民田小磊正整理着自己买的30袋化肥。他告诉笔者:“这些肥料质量可靠,服务也很周到。订好的肥料都能送货上门,极大方便了春耕备耕。”
今春以来,镇原县农业农村局严把农资进货质量关,确保春耕物资安全、足量供应。目前,全县已储备化肥3.1万吨,有机肥3.4万吨,种子1万吨,农膜0.4万吨,农药42吨,可满足春耕生产需求。
同时,镇原县把“送检审下乡”“送技术下乡”作为当前春耕生产的重要抓手,组成春耕生产农机服务队,集中农机力量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把农机检验审验、农机耕种技术送到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送到田间地头。开年以来,已检验农业机械600多台,培训农机手380人,新增驾驶员166人。
走进临泾镇、三岔镇、城关镇等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一朵朵“小伞”破土而出,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
“这批羊肚菌于去年11月下旬种植,现已进入丰收采摘期,分拣完成的羊肚菌经烘干机烘干后,不仅便于储存和运输,还能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临泾镇十里墩村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负责人范家福说,今年预计每亩产量可突破1700斤,42座温室大棚可实现纯收入200余万元。
虽是春寒料峭,但平泉镇上刘—马洼田园综合体日光温室内一片暖意融融,绿意盎然,农户们正忙着对长势喜人的瓜菜进行管护。
“为有效破解瓜菜产业霜冻难题,今年平泉镇对姚川、文洼、马洼等地171座日光温室完成提升改造。”平泉镇党委书记马旭林介绍说,预计3月底就能完成改造并投用,为瓜菜产业大丰收打好基础。
镇原县坚持设施蔬菜、高原夏菜、特色蔬菜“三菜”齐抓,今春计划新建设施大棚280座,改造冬暖型日光温室415座,新建蔬菜初加工生产线4处、辣椒数字化智慧工厂1处,持续推进“三带三区”建设,计划全县今年种植瓜菜31.2万亩,生产食用菌4000万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