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普洱市墨江县团田镇:苦“茯苓”引领甜蜜路


    【发布日期】:2025-03-25  【来源】:普洱日报  【作者】:通讯员:詹俊杰 编辑:罗元境
    【核心提示】:本文报道了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团田镇老围村茯苓种植和加工产业的发展情况。近年来,团田镇通过改善烘干条件、推动烤房建设等措施,解决了茯苓加工中的技术难题,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收益。茯苓种植不仅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下一步,团田镇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拓展销售市场,推动茯苓产业的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

    近日,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团田镇老围村的茯苓迎来了丰收。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在田间穿梭不息,他们或弯腰挖掘,或挥锄清理,动作娴熟而有力,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土疙瘩”从田间沟壑中被挖出,逐渐堆积成小山。

    “近年来茯苓产量丰硕,销售状况良好,镇上聚集了众多收购商,销售前景无忧。”茯苓种植农户孙正坤介绍道。他还提到,今年他种植了差不多2亩茯苓,亩产约1000公斤。近期茯苓价格约为每公斤15元,尚未达到最高价位,因此他计划先向收购商出售一部分,随后再逐步销售。

    据了解,团田镇每年茯苓产量为2000多吨,产值3000多万元。然而,受限于烘干条件,一直未能大面积推广。近年来,墨江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密切关注烤房建设,积极推动烤房建设项目,使一座座烤房得以“矗立”在村民面前。

    “我家种植了4亩茯苓,每到这个时节都要进行茯苓晾晒去除水分。但是仍有许多茯苓因水分残留过多而发霉。频繁晾晒不仅费时费力,还导致经济损失。从去年开始,我们将烤烟后闲置的烤房用于茯苓烘干脱水,这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还降低了茯苓块发霉的风险,收益也增加了一两万元。”老围村村民黄正富激动地说。

    踏入团田镇街道,耳边传来“呲呲”的削皮声和“咔咔”的机器声,此起彼伏。一颗颗不起眼的“土疙瘩”在这里经过加工,蜕变成一粒粒精致的小方块。街道两旁,收购茯苓的招牌比比皆是,而雪白的茯苓小方块则堆积如山,蔚为壮观。

    “以往务农生活难以照顾家中老人和孩子,自从两年前投身茯苓加工行业,如今只需在家附近削制茯苓、操作机器,便能获得稳定收入,不仅免受田间风吹日晒之苦,还能兼顾家庭,生活品质也提升了。”从事茯苓加工的村民刘云艳感慨道。

    “茯苓对土壤适应性极强,对土壤条件要求较低,且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利水消肿、健脾止泻、补益心脾、宁心安神等多重功效,甚至对肿瘤和高血压亦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此外,茯苓还具有产量高、易于管理等显著特点,市场前景极为广阔。”团田镇农业综合办主任李德雄介绍道。

    “茯苓的种植、收购和加工均需大量人力,这为村民提供了众多就业岗位,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团田镇党委书记李伟标介绍。

    下一步,团田镇将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扩大种植规模,拓展销售市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拓宽乡村产业道路,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推动茯苓产业的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实现生活富裕,以“苦茯苓”为产业振兴引领一条致富的“甜蜜之路”。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