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旅游蓬勃发展的浪潮中,贵阳市青云市集成为热门打卡地,人潮涌动,热闹非凡。这里,一家仅有20平方米的手作店——黔有菌灵,正散发着独特魅力。店内琳琅满目的蘑菇主题饰品,皆由羊毛精心制作,质感逼真,让人仿佛置身于奇幻的蘑菇森林。而这家店的背后,是96年女孩李洪真的创业故事。
李洪真毕业于河北美院油画专业,怀揣着艺术梦想,她选择北漂,在那座繁华城市的艺术家工作室里奋斗了四年。2020年疫情突袭,漂泊的不确定性让她短暂回到贵阳。特殊时期,她入职一家手作店,正是在这里,她结识了学平面设计的同事张会——一位擅长银饰设计与制作的手作老师。两人因对传统工艺的热爱一拍即合,这份默契为后来的合作埋下了种子。
2023年,李洪真毅然结束北漂,重返贵阳开启新征程。彼时,就业形势严峻,创业似乎成了一条充满荆棘的路。但李洪真没有退缩,她敏锐捕捉到贵州旅游火爆背后,特色文创产品的巨大潜力。
一次重逢时的深谈,让李洪真与张会决定联手创业。她们以贵州的蘑菇为蓝本,用羊毛、棉、麻、植物等天然材料,创作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黔蘑菇作品。李洪真回忆,小时候妈妈告诉她,上山采蘑菇需要运气才能看到,这份对蘑菇的独特记忆,成为她创作的灵感源泉。
制作一个拳头大小的蘑菇饰品,最少需要4个小时。从挑选羊毛,到针刺塑形、刺绣,每一步都饱含心血。她们还将贵州蜡染中具有代表性的纹样与传说里的蘑菇小精灵结合再创作,赋予作品更多文化内涵,铜绿球盖菇象征福禄寿喜,树舌灵芝寓意金玉满堂。
在2025年1月小店正式开业前,李洪真和合伙人已在青云市集“以摊为店”打磨了整整一年。她们推着简易的展示架,在市集角落支起一方羊毛蘑菇的小天地。起初,路人只是好奇驻足,但随着越来越多人被作品的质感与文化创意吸引,摊位渐渐有了回头客。最红火的一天,营业额冲上5000元,这笔收入让她们看到了希望,也坚定了开店的决心。如今,店铺客流稳定,最差的一个月利润都能和上班收入持平,而这还不是旅游旺季。
李洪真的创业经历,正是当下年轻人在困境中寻找机遇的缩影。从疫情下的偶然相遇,到北漂返乡后的勇敢尝试,她用双手和智慧,将热爱与地域文化编织成梦想。尽管大学生就业难,但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机遇——就像贵州旅游的发展为文创产业带来的春天。她的故事也为更多年轻人树立了榜样:只要善于发现、勇于尝试,就能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