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里,蜿蜒流淌的黑河两岸柳芽吐绿、万物复苏。位于临泽县现代寒旱农业产业园的甘肃鸿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座羊肚菌种植大棚进入集中采收期。
走进大棚,淡淡菌香扑面而来,羊肚菌或成簇生长,或单株挺立,长势喜人。工人们忙着采摘、搬运,一派丰收景象。
羊肚菌又名羊肚菜,因菌盖表面有似羊肚状的凹坑而得名,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备受消费者青睐。
2022年,甘肃鸿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始尝试种植羊肚菌,然而由于没经验缺技术,羊肚菌产量并不理想。“我们试种了两年,一座棚的产量才500多斤,羊肚菌长得稀疏、缓慢,个头也小。”公司生产部经理张兴虎说。
连续两年的挫折,并没有影响公司发展羊肚菌产业的积极性。公司外派团队,前往河南、山东等地学习科学的种植技术,提升种植水平,并把专家请到现场进行实践指导,因地制宜选种用种。
经过摸索和试种,公司种植经验日益成熟,第三年种植20个羊肚菌大棚。“从这一季的长势和产量看,试种成功了,预计20座大棚产量能达到3万多斤。”张兴虎说,现在产品在南方地区抢“鲜”上市,填补了春季羊肚菌在当地市场的空窗期。
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对生产基地进行改造提升,引进烘干技术,不仅延长了保存期限,还提升了产品价值。“鲜品一斤能卖到50元到60元,干货一斤可以卖到800多元。”张兴虎说。
小小的羊肚菌,不仅延伸了临泽县食用菌产业链,还为群众增收致富拓宽了渠道。“我在公司工作四年了,这里工作时间固定,包吃包住,一个月能挣4000多元。”临泽县平川镇群众哈金芳说。
近年来,临泽县充分利用玉米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把食用菌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采用“公司+合作社+产业园+农户”模式,不断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
从发展双孢菇到试种羊肚菌,从推广三次隧道发酵技术到探索多种发展模式,如今,临泽县农业绿色发展底气越来越足。
“我们先后引进怡泉新禾、鸿泽农业等5家食用菌企业,建成集食用菌菌种研发培育、菌棒生产、种植、加工、保鲜、配送、销售于一体的食用菌循环农业产业园,打造高标准双孢菇出菇车间5栋125间,建成高标准香菇大棚256座,年产双孢菇达1.3万吨以上,年产香菇达3800吨以上。”临泽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