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庆城县 菌粮蔬“接力跑” “企村农”共增收


    【发布日期】:2025-04-23  【来源】:每日甘肃
    【核心提示】:本文报道了甘肃省庆城县驿马镇菌粮蔬“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羊肚菌采收情况及其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示范园通过轮作种植羊肚菌、蔬菜和粮油作物,实现了资源最大化利用和生态平衡。园区采用“企业+村集体+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村民增收,并通过土地流转、劳务输转和集体入股等方式,实现了联农带农的目标。文章还介绍了庆城县在循环农业发展中的实践成果,展示了其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方面的积极探索。

    春日好“丰”景,大棚育鲜菌。最近这段时间,在庆城县驿马镇菌粮蔬“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羊肚菌采收正忙,一个个“白杆杆黑伞伞”弥漫着菌类特有的清香。采摘下来的羊肚菌立刻被运送到园内的加工车间,一部分进行分拣、打包、运输,一部分进行烘干保存,整个采收季将持续一个月时间。

    羊肚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氨基酸,以其鲜美的口感和高营养价值被誉为“菌中之王”。从2024年10月份开始种植,到今年4月份开始陆续采摘,在羊肚菌半年多的生长周期里,菌种选育、培养基配制、温湿度控制等都是关键环节。我市气候偏凉、早晚温差大,种植出来的羊肚菌肉质厚实、香味浓郁,市场认可度高。

    庆城县菌粮蔬“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负责人蔡永村告诉记者,头茬羊肚菌已采收了十几个棚,每亩产量1000多斤,目前干羊肚菌的市场价格每斤500元至600元,新鲜羊肚菌每斤60元至80元,产销两旺。“进入5月份后,我们就要着手准备种植蔬菜,实现一年两收,同时园区的食用菌、蔬菜轮作种植园和粮油作物种植园每两年互换位置,通过大棚轮作和倒茬轮作相结合的方式改善土壤、调节肥力,提高产出效益。”蔡永村说。

    据了解,该示范园是庆城县2024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由浙农科技公司投资9300万元建设,占地1050亩,规划建设“一区一园”,打造集菌粮蔬循环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菌粮蔬‘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是一种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一方面通过在同一块土地上轮作种植食用菌、粮食作物和蔬菜,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生态平衡,另一方面利用苹果木、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废弃秸秆生产菌棒,以矿物质原料、废弃菌棒等为主,生产活性菌有机肥,形成双向闭合循环。”驿马镇副镇长王永鸿说。

    据了解,目前园区已建成钢架大棚1700栋,其中高标准大棚280栋,种植玉米、马铃薯等粮油作物220亩。借助浙农科技研发优势,今年计划建设高标准菌种研发实验室,聘请国内羊肚菌专家担任技术总监,组建专家技术团队,开展新品种研发、适应性选育和菌种提纯复壮,不断提升菌种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采取“企业+村集体+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村集体和周边群众积极参与,共享产业发展成效。

    “在联农带农机制上,群众通过土地流转持续增收,流转土地1050亩,累计为280户群众支付土地流转费140多万元。劳务输转有增收,成立村集体劳务公司,与企业达成劳务协议,除特定技术岗位外,企业用工均聘用本村劳动力,可带动务工130人。此外,集体入股有增收,驿马镇儒林村依托乡村建设示范村项目,建设高标准双层大棚46栋,村集体以大棚入股,每年可分红8.6万元。”王永鸿说。

    近年来,庆城县大力发展“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坚持“强龙头、扩规模、创品牌、带菇农”的思路,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孕育出一批龙头企业,探索出利用果木枝条制作菌棒、菌糠菌渣肥料还田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坚持联农带农机制,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推行保本让利供菌棒、订单收购包销售、大棚返租带菇农等6种联农带农机制,推动果木枝条循环利用、食用菌产业全链增值,带动群众多环节就业、多渠道增收。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