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运城市垣曲县的猴头菇种植基地迎来重要节点——首批人工培育的10000余棒野生猴头菇正式进入成熟采摘期。经过不懈努力,垣曲历山地理标志产品“猴头菇”,成功实现由原来野生采收向人工驯化产业化种植的跨越。这一成果填补了运城市野生猴头菇驯化人工种植技术及产业化发展领域的空白,有力推动当地特色农业朝着高附加值方向迈进,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垣曲县清源村绿香春溪猴头菇种植基地,一朵朵直径8—12厘米的猴头菇簇拥在菌棒上,乳白色菇体饱满紧实。村民们穿梭在大棚里,忙着采摘、装箱。第一批试种的10000余棒新鲜猴头菇将从田间地头直达运城市的连锁超市。
垣曲县境内拥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野生菌类猴头菇就生长于此。2022年,垣曲县把历山原始森林猴头菇列为“垣曲六宝”之一,并大力进行宣传推广。随着市场需求的逐步扩大,2023年,垣曲县委、县政府与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联合攻关,建成全市首个猴头菇标准化培育基地。
从稀有的“林中珍品”到实现产业化发展,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增收的希望。
近年来,垣曲县依托独特的气候和资源优势,以打造国家级食用菌产业基地为目标,稳步实施“11523”产业规划,加大对食用菌研发、培育、生产等各环节的支持力度,全链条推进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打造乡村振兴特色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