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台安县西平林场技术员常运奇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来到林场新建设的林下食用菌栽培基地,观察食用菌营养基的发育情况。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和试验,西平林场林下食用菌栽培终于获得成功并首次进行大规模生产。
西平林场有林面积3.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0%,林木资源丰富。但是,以前林场的种植结构相对单一,不少林间空地闲置而得不到利用。为了盘活林下经济,让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西平林场看准了发展林下栽培食用菌这一新项目。
在西平林场林下食用菌栽培示范基地,只见每排树间的空地上都有一趟塑料薄膜架起的拱棚,拱棚有百多米长,近半米高。据了解,林下栽培食用菌,其原料主要是玉米棒、植物秸秆、锯末、苹果树枝粉碎物等,而西平林场闲置林地均为多年生杨树、松树,非常适合高效益的食用菌栽培,并且西平有多年栽培食用菌的经验和基础。用过的营养基可以被林地所吸收,用来补充林木尤其是果树的营养,对果树的成长很有好处。另外,在林下食用菌所用的拱棚上覆盖反光膜,可以提高苹果的光泽度和着色度,对糖分转化起到促进作用,缩短苹果的生长周期,提高苹果的质量。据介绍,目前林下主要栽培香菇、平菇、木耳、灵芝、鸡腿菇等品种,以平菇为例,一亩拱棚可以产7500公斤蘑菇,成本在8000元左右,按目前每公斤2.4元的价格计算,每亩纯收入在1万元以上,效益十分可观。
西平林场根据林木不同种类和生长期,把“林下经济”分为短、中、长期三个阶段。在前4年幼林期,一般以林菜、林粮、林瓜等套种为主,之后的4年中,随着林木的生长,林下草类生长较旺,重点进行林禽、林畜套养,8年生以上的林地主要进行食用菌栽培。 目前,西平林场林下经济面积已达8000亩,年产值达9000万元,年纯收入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