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珠今年50岁,中等身材,性格很豪爽。
身边的人都知道,他做事很扎实、能吃苦,遇到困难时善动脑筋,肯带大家一起钻研。
副局长踏上经商之路
1999年,马玉珠时任宽甸满族自治县农发局副局长。当时,当地正搞经济战略发展,确定了支柱产业的开发工作,食用菌开发就是其中之一,马玉珠就被派到新成立的产业开发办公室负责全面工作,任食用菌开发公司经理。
“宽甸是山区,这里有丰富的资源等着我们去开发,大有开发前景,为了让老百姓知道更多食用菌方面的信息,我业余时间都在为他们讲课。 ”马玉珠回忆说,当时他几乎把宽甸的山山水水都走遍了。
2001年,马玉珠又将原有厂房和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引来了外省的出口企业,从此打开了香菇出口的新局面。 2002年,宽甸满族自治县食用菌开发公司转制为民营企业,马玉珠认为山里开发的空间非常大,他愿意留下来带领农民一起发展特色产业。所以,他当时放弃了农发局副局长的位置,把这个“空壳”的食用菌开发公司接了下来。
产品成为展销会上的常客
马玉珠是个有想法的人,他对发展产业信心十足。
随后,他建起全县第一家生产一级菌种的菌种厂,他还注重种子的开发,又与沈阳农业大学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创办了宽甸地区第一个食用菌研究所。“品牌对企业来说是最重要的,市场开发一定要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马玉珠说,很快,企业的商标在工商局注册,他要将“北方山奇”这个商标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为了争夺市场,马玉珠带着他倾心栽培的蘑菇、木耳多次到沈阳、哈尔滨、北京、上海、深圳……在全国性的各类商品展销会以及食用菌研讨会上,“北方山奇”频频亮相。“展销会给我带来了效益,这种效果太好了,一时间全国各地的订单特别多。 ”马玉珠回忆说,到2006年的时候,公司产销均实现30%以上的增长速度。
经过几年的拼搏,公司相继开发了林蛙、食用菌、蜂产品、山野菜四大系列50多个品种,其中食用菌及林蛙油系列产品在行业中均处于领先地位,食用菌获得绿色产品认证;即食林蛙油获得国家专利与绿色产品认证。产品一经上市就深受广大消费者认可,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同时远销日本、韩国。
市场建成后批发额将过亿
马玉珠既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要实现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愿望,解决农户产品的卖难问题,将山里的特色农产品输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公司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产品开发、市场建设以及生产技术上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要进一步开发丹东山区特产品牌、打造山区特色产业,现有的条件已经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步伐。在产品加工上原有的厂房与设备相对落后,原有厂房大部分为上世纪40年代的厂房改建的,设备的机械化程度相对落后,产能提不上来。马玉珠表示,预计将在2010年到2013年对工厂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对厂房和设备进行更新,预期投入5000万元。“改造后,在下一个5年将实现农产品年加工量5万吨,产值5亿元;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将为地方吸收消化25亿元产品。市场建成后年可实现商品批发总额20亿元。 ”
马玉珠说,我们有决心把这个品牌打造成丹东、辽宁乃至东北东部山区最大的特色农产品龙头企业。
记者 赵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