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小小食用菌成为库伦旗富民大产业


    【发布日期】:2010-05-13  【来源】:通辽日报

      
             村民王丽英2008年搭建起7座菇棚,培育反季滑子菇,每年纯收入达14余万元。包金荣摄

      暖春时节,库伦旗库伦镇西山食用菌生产基地的车间里一片繁忙景象,但见菇床上的滑子菇犹如点点繁星、竞相绽放。库伦旗自1999年开始推广食用菌栽培,目前生产规模已达到2500万盘(棒),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库伦旗农牧业产业化的一大亮点。

      “从建棚开始,镇里就派科技人员跟踪指导,只要有事,一个电话,农服中心的科技人员就来到棚里。政府的服务做到我们心坎上了!”库伦镇白音召居委会养菇大户那木德说。为使食用菌产业快速形成规模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几年来,库伦旗始终坚持以科技为依托,通过引导示范、科技服务、技术培训等手段,做强做活食用菌产业。旗里专门成立了食用菌研究所和食用菌服务中心,负责全旗食用菌产业技术指导和科技培训,各苏木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在生产的各环节,库伦旗积极组织农技人员分赴苏木镇(村、社),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培训,不断提高菇农种植技术水平;针对大部分农民经验、技术不足的实际,组织农户外出学习,外聘专家现场讲授,每年在生产期还以现场会的形式举办生产技术培训班;充分发挥食用菌协会的作用,在每个小区确定1至2名技术人员定点服务,专攻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安排技术人员与基地聘请的技术人员驻村包社,通过农闲全面培训、普遍性问题集中培训与个别问题进棚入户讲解示范相结合的方式,随时指导和解决农户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在农户种植积极性调动起来后,库伦旗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通过市场拉动、中心村辐射、种植户传帮带三种方式,狠抓生产基地建设,着力打造“集中连片”的群体化生产格局。为把食用菌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库伦旗先后在扣河子镇平安村、库伦镇西山建立了生产基地,在4个镇建立了23个专业生产小区,并引进了蕴绿菌业食品有限公司和兴源有机食品有限公司两家集生产示范、菌种培育、产品回收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龙头企业,通过实施产业化运作、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提升了食用菌产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规模逐年扩张。围绕提高产品附加值,库伦旗适时注册了“蕴绿”商标,并积极引进培育新品种,打造知名品牌,把销售市场转向旗外大中城市,建设创汇型产业。目前,库伦旗食用菌品种已扩展到滑子菇、香菇平菇黑木耳等10余个,鲜品、干品、腌制品一应俱全,蕴绿牌滑子菇、黑木耳、香菇和平菇已通过国家农业部食品质量安全认证,获得了国家无公害产品标志使用权,产品远销到辽宁、河北、福建等地。

      “以前种10多亩地,全年收入也就四、五千元,而这一棚食用菌占地不到一亩,每年纯收入近万元。这小蘑菇可真不简单呀!”扣河子镇平安村的韩凤才依靠栽培食用菌盖起了新房,改善了生活质量。目前,库伦旗食用菌产业已经发展到全旗69个嘎查村,辐射带动5000多户农牧民家庭增收致富,小小的食用菌真正成为了富民大产业。(记者 仇玉敏)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