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崇仁县采取政府引导、专项资金扶持等方式,鼓励农民发展特色种植业,走上致富路。
相山镇双坑村村民陈冬兴过去只种了几亩田,每年的收入都不高。去年,他多方筹措资金,建起两个黑木耳种植大棚,搞起黑木耳种植,当年纯收入达3万多元。如今,村里成立了任达种植专业合作社,他从中得到资金和技术支持,建了4个黑木耳种植大棚。他说,按现在黑木耳市场收购价格计算,预计今年收入可达8万元。眼下,在该县像陈冬兴一样,依靠特色种植业致富的农民比比皆是。2008年以来,受世界经济寒潮的影响,国内一些企业不景气,开始裁员,不少务工农民提前返乡。该县返乡农民工很快瞄上时间短、收益高的特色种植业,其中白路乡花园村的信木红心柚种植、六家桥乡寺下村的树莓种植、巴山镇光明村的蔬菜种植、相山镇双坑村的黑木耳种植已形成规模。
为做强特色种植业,去年初,该县成立了特色种植业领导小组,按照“协会+农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在资金信贷、技术帮扶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县农业、科技、文化等部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邀请省、市农技专家,与本县农技人员一起深入田间地头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先后培训农民上万人次。同时,充分发挥种植能手和乡土人才的作用,明确帮带责任和帮带任务,帮助群众解决在特色种植方面遇到的难题。据了解,近年来,该县新发展特色种植专业户3100余户。